就在刚刚! 美联储突然公布了; 11月4日,美联储戴利表示:今年降息50个基点使美联储处于更有利的位置,决策者应对12月利率决定持开放态度;通胀仍高于目标水平,需要将其降下来;劳动力市场已明显放缓。 戴利这番话像颗温水煮青蛙的炸弹。表面看降息是利好,可细想背后藏着多少普通人的血泪。通胀这头猛兽啃噬着每个家庭的餐桌,超市价签像坐火箭般往上窜,工资却像老牛拉车纹丝不动。美联储轻描淡写说“需要降通胀”,可曾提过那些在加油站攥着钞票发抖的卡车司机? 最新数据显示美国核心CPI仍顽固卡在3.4%,远高于2%的政策目标。这数字背后是数百万家庭被迫取消圣诞旅行计划,是刚毕业的年轻人望着天价房租发出叹息。戴利说劳动力市场放缓,何不直白说那些被科技公司裁员的员工正在廉价抛售刚买不久的房子? 华尔街总爱把经济术语包装得高深莫测。所谓“更有利的位置”,实则是货币政策的走钢丝游戏。去年激进加息时说得斩钉截铁,如今转向降息又变成深思熟虑。这种摇摆让小微企业主们无所适从,刚申请的贷款转眼就成了烫手山芋。 看看超市里挑选临期食品的白领,加油站前计算里程的网约车司机,这些才是真实的经济晴雨表。美联储会议室的冷气永远吹不散普通人额头的汗珠,他们精心设计的软着陆,说不定就是老百姓的硬着陆。 还记得2008年次贷危机吗?那些金融精英们同样信誓旦旦保证风控完善。历史总在重演,只不过这次换上了通胀的戏服。普通人的钱袋子正在为这场大戏买单,而决策者还在纠结该降息25还是50个基点。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