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城投降潮开了头:俩乌军扛不住发霉面包投降俄军,5000人还在硬撑图啥?  

桉闻通史 2025-11-04 12:14:58

红军城投降潮开了头:俩乌军扛不住发霉面包投降俄军,5000人还在硬撑图啥?   红军城包围圈的第一个缺口终于破了,维亚切斯拉夫·克雷文科和斯坦尼斯拉夫·特卡琴科,举着白巾走出了断壁残垣,成了这场拉锯战里,第一批主动投降的乌军士兵。   刚被俄军带到安全区,这俩小伙子就没忍住倒苦水,把包围圈里的惨状扒了个底朝天,听得人头皮发麻。   没人能想到,号称"坚守到底"的乌军阵地里,早就成了人间炼狱。克雷文科说,他们断水断电快一个月了,白天靠接雨水解渴,浑浊的水里飘着泥沙,喝下去肚子直疼也得忍;晚上摸黑缩在炸塌的地下室里,连块干燥的毯子都找不到。   最要命的是吃的,现在能找到的只有堆在麻袋里的过期面包,硬得能砸开核桃,咬一口全是霉点,掰开后能看见密密麻麻的菌斑,就这样还得三个人分一个,"饿到极致的时候,连面包渣都得舔干净"。   特卡琴科补充的细节更戳心:包围圈里伤员遍地,轻伤的还能拄着枪勉强站着,重伤的直接躺在冰冷的水泥地上,连块垫子都没有。   没有绷带就用撕烂的军装缠伤口,没有止痛药只能咬着木棍硬扛,有的伤员伤口化脓发臭,蛆虫都爬了出来,只能眼睁睁看着感染扩散。"我们找军官要医药用品,他们就说‘再等等,援军快到了’,这一等就是半个月,倒下的人越来越多,压根没人管。"   这话里藏着最让人寒心的真相,不是士兵不想守,是高层早就把他们当成了弃子。俩士兵说,他们往后方指挥部发了足足十三次求救信号,从缺水缺粮到伤员急需救治,每次得到的不是回音,而是"坚守阵地"的死命令。   后来有个通讯兵偷偷透露,指挥部早就知道红军城的后勤线被掐断了,只是没人愿意调物资过来,"他们觉得这几千人守不住,没必要浪费资源"。   这哪是打仗?分明是把普通士兵当耗材。要知道红军城这地方,本来就是易守难攻的据点,乌军当初派重兵驻守,就是想卡住俄军的推进路线。   可阵地守得住守不住,全看后勤给不给力,从古到今打仗都是"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连最基本的吃喝和药品都保障不了,再能打的士兵也扛不住。之前就听说乌军后勤系统乱得一塌糊涂,物资要么在运输途中被截留,要么就是送不到前线,现在看来根本不是传言,是实打实的绝望。   更讽刺的是,就在克雷文科和特卡琴科投降的同时,包围圈里还有5000多名乌军在硬撑。有人猜他们是被军官逼着不敢降,据说有士兵前几天提了句"要不投降吧",当场就被督战的人按在地上打;也有人说他们还抱着幻想,觉得北约的援军能突然出现,或者俄军会先松口。可不管是哪种情况,看着那堆发霉的面包和满地呻吟的伤员,这坚持都透着股荒诞。   想想这些士兵也挺可怜的,他们大多是普通老百姓,被征召入伍送到前线,本来以为是保家卫国,结果成了高层博弈的牺牲品。   现在最让人揪心的就是那5000多人。他们还能撑多久?要是后勤一直跟不上,用不了几天就得有人跟着投降。毕竟发霉的面包撑不了一辈子,满地的伤员也等不起,高层的冷漠早就寒了人心,真等撑到弹尽粮绝,再想投降可能都没机会了。而且就算真的"坚守到底",最后能换来啥?大概率是被遗忘在历史的角落里,连个名字都留不下来。   乌军高层这波操作也真是让人看不懂。一边喊着"绝不放弃一寸土地",一边对前线士兵的死活视而不见,合着口号是喊给外人听的,牺牲的都是普通士兵?之前就有报道说,乌军不少高层把家属送到了国外,自己也拿着高薪,哪管前线士兵吃不吃得上饭。这种上下脱节的军队,能打胜仗才怪。   克雷文科和特卡琴科的投降,说不定就是个开始。要是包围圈里的其他人看到投降能有口热饭吃,能得到救治,估计不少人会跟着走。毕竟谁都不想做无谓的牺牲,更不想被自己人当成弃子。高层要是还不清醒,不赶紧想办法解决后勤问题,红军城的防线用不了多久就得彻底崩了。   你们说,这5000人最后会投降吗?乌军高层会不会真的不管他们了?还有那些逼着士兵硬撑的军官,他们自己咋不跟着吃发霉面包?

0 阅读:25

猜你喜欢

桉闻通史

桉闻通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