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为何讨厌中国?韩国教授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根源所在,他表示:以前我们认为美国能够

文史小将 2025-11-05 07:57:43

韩国为何讨厌中国?韩国教授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根源所在,他表示:以前我们认为美国能够压制住中国。但如今中国正在崛起,在中美较量之中,中国并未处于下风。 中韩两国在地理上是不可分割的邻居,经济上也高度交织,但韩国社会对中国的态度却意外低迷,这本身就是一个明显的矛盾。 一位韩国学者的话或许道出了实情:韩国人的心理出现动摇,是因为他们意识到,过去那个能为自己提供安全感的美国,似乎已经无法完全牵制迅速崛起的中国。 这绝非简单的好恶问题。 根据去年的一项调查,在56个国家中,韩国人对中国的负面评价高达81%,在全球排第一位。这背后反映的,是一个长期形成的世界观正在瓦解。 回到三十年前,1991年时,韩国的GDP还达到中国的86%,这种优越感几乎成为社会共识。 可到2020年,韩国整体经济规模只剩中国的九分之一,甚至不如一个广东省。 连韩国副总理也坦言,过去靠出口中国赚取的贸易顺差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这种数字上的变化,很快就转化为民众切身感受到的压力。 韩国曾引以为傲的半导体、显示器等产业,如今在中国本土市场面临空前竞争。 而另一方面,韩国有超过1800种商品高度依赖中国进口,其中镁等关键工业原料依赖度甚至超过九成。 这种从曾经的优势地位,迅速转向依赖甚至落后的现实,让不少人难以适应。 尤其是成长于这个转型期的二三十岁年轻人,他们对中国的负面看法最为突出。 2018年首尔某大学的民调显示,20多岁的学生对中国的好感度仅为2.14分,比他们对日本的评分还低,也较2015年明显下降。 心理失衡的另一个根源,在于韩国长期奉行的“安全靠美国、经济靠中国”的策略现在感到难以奏效。其逻辑是,美国会在军事和科技上牵制中国,从而为韩国提供战略保护。然而现实情况是,美国在芯片、稀土等关键领域的施压,并没有完全阻止中国的发展,这种“安全保险”不再那么稳固,导致韩国社会的安全感受到冲击。 因此,当朝核等区域问题出现时,部分韩国民众往往习惯性将责任归咎于中国。像“萨德”部署事件,就是这种深层不安全感在特定事件上的集中爆发。 经济落差与地缘焦虑,再加上国内媒体和舆论的反复渲染,就形成了一个鲜明的负面“中国形象”。 所谓的“中国风险”,成为一个可以装载各种不满和担忧的容器——从环境污染、食品安全,到新冠疫情中的各种报道,这些信息在社会中被反复放大,甚至被纳入教科书教材。 与此同时,民族自豪感也是情绪的重要推动力。 韩国人看着一个文化上极为接近的邻居,经济体量和国际影响力全面超过自己,自然会感到复杂的竞争心理与文化焦虑。 在舆论中,中国市场带来的经济机遇,以及疫情期间的医疗援助,经常被忽略或淡化。 归根结底,韩国社会对中国的负面情绪,与其说是针对某些具体事件的反应,不如说是在全球格局快速变化下的一次心理调适。 当原有的坐标系和安全感被打破,如何在“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现实中找到新的定位,才是韩国社会真正面临、且必须解决的深层课题。

0 阅读:91
文史小将

文史小将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