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商工部长:“中国加入WTO是全球贸易体系崩溃的根源,印度绝不允许中资继续‘吸

娱妮相约娱乐 2025-11-05 11:59:23

印度商工部长:“中国加入WTO是全球贸易体系崩溃的根源,印度绝不允许中资继续‘吸血’!印度不欢迎来自中国的大规模投资。” 印度商工部长的这番话,本质上是把本国产业发展的焦虑和全球贸易格局的变动,一股脑算在了中国头上。 在他们看来,中国加入 WTO 就像给平静的湖面投了颗巨石,把原本 “安稳” 的贸易规矩搅得稀碎,而中资进来更像是只 “吸血鬼”,只拿钱不办事。 这种说法看似牵强,却精准踩中了印度朝野的集体情绪,背后藏着实打实的产业困境和精打细算的战略考量。 先说说全球贸易体系 “崩溃” 的说法。 在印度眼里,中国加入 WTO 前的全球贸易是 “各安其事” 的,自家工厂虽然效率不高,但好歹有口饭吃。 2001 年中国入世后,情况彻底变了 —— 中国工厂像开了挂,造出来的手机、家电、衣服鞋子,质量不差还便宜得离谱。 就拿印度本土的窄织布产业来说,2004 年印度就盯上了中国货,觉得被抢了生意,折腾着搞反倾销调查,2016 年还特意延长反倾销税征收期限,每公斤收 1.87 美元的税,就是怕中国布料把本土厂子挤垮了。 这还只是纺织业,电子产品更是重灾区,印度老百姓用的电子产品里 68% 都来自中国,一年光买这些就得花 876 亿美元,本土工厂连喝汤的份都快没了。 中国商品不仅盯着印度市场,还往欧美、东南亚跑,那些地方的本土工厂也遭了殃。 印度看着这场景,更坚定了 “中国是根源” 的想法,甚至觉得自己搞的进口限制措施 “立了功”—— 之前针对中国和东盟商品设质量卡子后,中国对印出口果然降了,光 2020 年上海关区对印机电产品出口就降了 16.9%,二极管这类元件更是降了 23%。 这波 “见效” 让印度更加确信,只要把中国商品挡在门外,本土产业就能活过来,却没想想自家制造业占比连 15% 都不到,根本撑不起市场需求。 再聊聊中资 “吸血” 的说法,这在印度民间和政府那里都很有市场。 最典型的就是手机行业,2015 年中国手机品牌在印度市场占比才 2%,短短几年就冲到了 76%,vivo、小米、OPPO 直接霸占了市场前几名。 印度本以为中资来建厂能带动技术进步,结果发现全是 “表面功夫”—— 工厂里确实都是印度工人,但核心零件还得从中国运,工人就干些组装的活,生产线效率比中国本土差 40%,想学真技术门都没有。 印度政府之前砸了 26.8 亿美元搞 “生产挂钩激励计划”,想扶持本土电子制造业,结果才创造 9 万多个岗位,连预期的零头都不够,反观中资企业赚得盆满钵满,这反差让印度心里更不平衡了。 2022 年印度直接没收了小米 48 亿元人民币的资产,说人家违规汇钱,小米解释是给高通的专利费,但印度根本不听。 到了 2023 年,又以洗钱为由抓了 vivo 印度分公司的 CEO 和 CFO,庭审时检方还搞暗箱操作,递密信让法官 “看着判”,这波操作把 “针对性” 写得明明白白。 印度查来查去,觉得中资就是赚了钱就想往回运,要么逃税要么违规,完全是 “吸血” 行为,却没提自家营商环境有多差 ——2 万多个法律条款能让人坐牢,政策朝令夕改,连德国麦德龙、美国福特都被逼走,偏盯着中资 “开刀”。 印度不欢迎中资,更深的心思是怕 “被攥住脖子”。 印度经济有点畸形,每年 1187 亿美元的侨汇撑起了不少消费,其中一半来自美英,老百姓有钱要消费,本土造不出来只能进口,中国商品又占了大头。 这种依赖有多可怕?之前印度限制中国电子元件,新德里市场上的元件立马涨了 25%,只能买更贵的东南亚货,老百姓多花钱不说,产业还得受影响。 TECHCELX 创始人阿南特・古普塔这位留过洋的技术专家看得 “透彻”,他说中国投资越多,印度依赖越深,最后只能干最底层的活,永远爬不到产业链上游。 这话戳中了印度的痛处,毕竟他们之前挖了 47 名中国工程师搞钢铁技术,刚有点进展就对中国钢铁加征 12% 关税,结果自己的钢筋也只敢靠低价抢东南亚市场,根本没能力和中国拼技术。 说到底,印度商工部长的话就是 “借题发挥”。 中国加入 WTO 带来的是全球贸易格局的重构,而不是崩溃,印度自己产业基础薄弱、政策摇摆不定,才是发展缓慢的根源。 中资企业虽然有逐利性,但也确实带来了就业和产业链配套,印度把所有问题都推给中国,不过是想给本土产业找 “背锅侠”,同时讨好美国换取好处。 只是这招能不能成还不好说,毕竟赶走了能造便宜商品的中资,老百姓得花更多钱买西方货,本土产业又扶不起来,最后可能落个 “两头不讨好” 的下场。

0 阅读:58

评论列表

某人

某人

2
2025-11-05 18:30

看看,还有头铁的要去投资吗?

娱妮相约娱乐

娱妮相约娱乐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