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不其然,中国完成统一的那天,绝不是简单的版图归一,而是国家安全与战略主动权的全面升级,这份收获远比面子上的荣光实在得多。 摊开地图就懂,台湾处在北纬20到25度之间,西距福建最窄处仅130公里,北接东海、南扼巴士海峡,东向直面西太平洋,简直是天然的战略支点。单说港口和机场,高雄、基隆等都是深水良港,清泉岗、花莲等基地的跑道足以起降重型运输机和主力战机,这些现成的设施,能让我们的海空力量直接前出,把防线从沿海推到外海,彻底改变以往被动防御的态势。 再看航道安全,台湾海峡和巴士海峡是国际航运的黄金通道,能源和货运船只往来频繁,可美军潜艇和侦察机总在这一带游荡。统一后,我们能把这两个“口子”牢牢看住,商船通行更有保障,外军的潜行空间被大幅压缩,咱们的能源生命线和贸易通道就多了层硬核防护。 预警和反潜能力的提升更关键。现在主力雷达多在福建、浙江一线,视距有限,对东部来袭目标的反应时间很紧张。一旦把远距雷达和电子侦测点设在花莲、台东,监视范围能直接覆盖到琉球以东,来袭目标刚露头就能被发现,拦截准备时间大大增加。反潜方面也一样,以前多在沿海拉网,现在能在台湾海峡、巴士海峡常态化部署巡逻舰和反潜机,东岸外海再做机动巡弋,把潜艇的必经之路盯死,防御圈层更厚、漏洞更少。 出入西太平洋的通道也彻底畅通了。以往编队赴西太得绕道窄口,全程被外军侦察机和军舰盯梢。有了台湾东岸的港口和机场,舰机可直接从东侧出航,减少暴露时间,机动路线更灵活,训练和巡航密度也能提上去。补给效率更是肉眼可见的提升,高雄、苏澳能停靠万吨级舰艇,花莲等机场可快速转场补给,比以往依托湛江、三亚等基地节省大量时间,任务轮转速度直接翻倍。 信息协同的价值同样不可估量。两岸雷达画面、目标识别和指挥节点整合后,海空岸基火力能在同一系统调配,彻底补齐与美日数据链协同的短板,整体反应效率从分钟级向更顺畅的链路运转升级。而且台湾东侧深水、风浪环境复杂,正好作为实战化训练场地,海空兵力在这里高频训练,能快速提升复杂条件下的作战能力,出海就能直接应对任务。 统一后,外军舰机在台海和巴士海峡的活动会面临更完整的识别、伴飞和警戒流程,每一次穿行都要付出更高成本,区域介入门槛显著提高。商贸上的连带收益也会反哺安全,港口、航道、补给点形成闭环,货运和能源线稳定性增强,内外调度效率提升,最终都落到安全保障这个核心上。 说到底,统一的核心好处,是把家门外这片关键海域稳稳攥在手里,通道畅、眼睛亮、拳头硬,安全圈向外扩展,应对突发情况时手里的牌更多、底气更足。 对于统一后战略优势的进一步释放,你觉得哪个方面会最先显现成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