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朋友有幸去了上海进博会的现场, 看到董宇辉真人了, 他说董宇辉真的一点也不上镜,现场的他要比直播间里的他更像个霸总! 你别说,我朋友回来跟我吐槽了半天镜头的“不公平”。他说那天董宇辉是去进博会的农产品展区助力,一身简单的深色西装,没打领带,袖口随意挽到小臂,走路时腰杆挺得笔直,跟在直播间里穿着休闲装、温文尔雅讲诗词的样子完全是两种气场。尤其是他和展商交流的时候,那种专注和专业劲儿,瞬间就把“霸总感”拉满了。 展商是一家来自非洲的咖啡品牌,负责人不太熟悉中国市场,说话还有点紧张。董宇辉没有一点架子,主动拉过椅子坐下,耐心听对方介绍咖啡豆的产地、烘焙工艺,时不时还会提出专业问题:“你们的豆子酸度控制在多少?适合中国消费者的浅度烘焙比例大概是多少?”几句话就切中要害,看得我朋友当场佩服不已。旁边的工作人员说,董宇辉为了这次进博会,提前三天就开始做功课,把展区里重点农产品的产地特点、营养成分、市场需求都摸得一清二楚。 最让人印象深的是互动环节。有观众问他“怎么看待农产品走出国门”,他没有讲空泛的大道理,而是结合自己助农的经历说:“很多优质农产品不是不好,而是缺少被看见的机会。进博会就是这样一个窗口,我们能做的,就是用专业的解读,让更多人知道这些好东西,也让农户的辛苦能有好回报。”说话时语气坚定,眼神里全是真诚,现场掌声立马就响了起来。 我朋友还偷偷拍了张近距离照片,发给我看的时候特意强调:“你看他的眼神,直播间里总觉得有点柔和,现场看特别有力量。而且他身材比镜头里挺拔,站在展区里,周围全是各国展商和采购商,他一点不怯场,反而像个掌控全局的组织者。”其实这种“霸总感”,根本不是装出来的,而是长期积累的专业底气和责任感。 董宇辉一直说自己是“农民的儿子”,不管是直播间里带货农产品,还是到进博会现场助力,他都始终带着对农业、对农户的敬畏。这次进博会,他一天就帮三家海外农产品企业对接了中国采购商,意向成交额超千万。这种既能谈诗词歌赋,又能做商业对接的能力,才是他“霸总感”的核心。 直播间里的他,是治愈人心的知识分享者;进博会现场的他,是专业干练的商业助力者。镜头或许会弱化他的气场,但挡不住他由内而外散发的魅力。难怪我朋友回来后,直接成了他的“死忠粉”,说“这样的董宇辉,比任何滤镜都动人”。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