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大炼稀土成功,贝森特:25年来头一回,不怕被中国卡脖子了 2025年11月

正诚用世界 2025-11-09 14:07:17

美国大炼稀土成功,贝森特:25年来头一回,不怕被中国卡脖子了 2025年11月7号,美国财长耶伦(Janet Yellen)去了南卡罗来纳州一家叫eVAC Magnetics的公司,她站在生产设施旁说这是美国二十五年以来在国内建成的首条稀土永磁体相关加工线,还专门上了福克斯新闻节目,把这件事的功劳算给特朗普,又声称中国在稀土方面对美国供应链构成“卡脖子”风险,听起来挺热闹,其实这条生产线目前仅能实现小批量生产,远未达到规模化量产水平。 这件事本质上是一场政治作秀,他们把首批稀土产品说成是国家级的成就,制造出美国能主导全球资源供应的假象,这并非真正的技术突破,而是将产业短板进行政治化归因,他们以国家安全为借口,投入大量资金补贴这类低效项目,明显是想借助舆论维持表面声势。 稀土开采出来并不能直接使用,中国能够实现高纯度、大规模且环保的分离与精炼生产,而美国的相关产量非常有限,难以满足风电、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的需求,美国能源部等机构估算,从零开始建立完整的稀土产业链至少需要十年时间,目前美国在稀土分离、精炼核心技术上与中国存在显著差距,进度缓慢且成本高昂,其生产成本是中国的数倍,若没有政府补贴根本无法维持运营。 中国并没有停止供应稀土,只是完善了出口许可管理,对涉及军事用途的稀土出口进行规范管控,这种做法完全符合国际贸易规则和国家安全惯例,美国方面声称这是“卡脖子”行为,但他们自己长期在GPS系统和芯片设计工具等领域保持垄断地位时,国际社会并未提出异议,2023年至2024年间,中国持续向美国出口稀土材料,这些材料被广泛应用于手机和电动汽车制造领域,所谓“断供”的说法与实际情况不符。 日本当年也担心中国的稀土供应,他们选择合作并储备资源,事情就平稳推进,欧盟今年推出的新法案同样采取全球采购和回收利用的方式,同时与中国保持合作,避免直接对抗,美国却坚持从头建设本土工厂,这明显过于迷信去全球化思路,结果越努力反而损失越多。 耶伦讲话才过去两天,大家应该清醒了,中国从2015年起就以出口许可证管理替代配额制,持续完善稀土出口管控体系,并非临时决定,美国这条新产线仅处于起步阶段,更谈不上翻身,真要较量实力,要看谁能把技术、成本、环保全部落实到位,而不是靠喊口号。

0 阅读:28
正诚用世界

正诚用世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