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敢信?就在全运会开幕式上,国歌前奏刚响,全场数万人齐刷刷起立——而镜头扫过观众席时,一位台湾学者站得笔直,眼眶发红。他不是演员,不是安排,只是一个普通读书人,在那一刻,选择为自己的根,挺直了脊梁。 这届全运会,有点不一样。 广东、香港、澳门,三地联办。这不是简单的“搭台唱戏”,而是国家把一场重磅盛会,交给了“一国两制”的实践区。你想想,要是不信任,敢这么干吗?港澳能办,说明什么?说明“一国两制”不是权宜之计,而是真真正正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了。它像一棵树,风吹过,没倒,反而更稳了。 现场来了不少台湾朋友。有人悄悄问:“唱国歌会不会被绿营网军围剿?”可当旋律响起,没人再想这些。那种从骨子里涌上来的共鸣,根本压不住。一位台商说:“我儿子从小在台湾长大,那天他居然跟着哼起来,还问我,‘爸,这首歌为什么这么有力量?’” 是啊,为什么? 因为这不是哪一届政府的歌,是1935年,中华民族在生死关头喊出的第一声怒吼。那时山河破碎,可中国人没跪。今天呢?美国围堵、科技封锁、外交施压,我们真的安全吗?可我们还在前进——用芯片、用火箭、用奥运奖牌,一寸一寸,把尊严拼回来。 说到奖牌,你以为运动员靠的是苦练?没错,但不止。潘展乐破纪录的背后,是AI教练在分析他0.1秒的划水动作,是风洞实验室在优化他的转身角度,是医疗团队24小时盯着他的心率和血氧。这不是一个人在游,是一个国家在托举他。印度人多吗?多。可他们没有这套系统,所以天才也只能埋没。 这才是现实——今天的世界,拼的不是谁嗓门大,而是谁有完整的工业链、强大的科研力、能把资源拧成一股绳的制度。我们做到了。而台湾,还在为“要不要唱国歌”吵来吵去。 那位站出来的学者叫李建南。他讲了一段话,让我至今难忘。他父亲是抗战老兵,他从小以为父亲死了,直到40岁才相认。70岁那年,他才知道父亲曾为国而战。老人临终前说:“我这辈子最安心的,是我杀过日本人,但没杀过一个中国人。” 所以当《义勇军进行曲》响起,他站得比谁都直。他说:“这不是政治,这是良知。我不为谁站,我为我父亲,为千千万万没留下名字的普通人,站一次。” 这话像一记重锤,砸在心上。 我们总说“两岸一家亲”,可亲在哪?亲在血里,亲在记忆里,亲在那些不愿做奴隶的呐喊里。 统一不是吞并,是回家。你看港澳,他们没丢身份,反而有了更大的舞台。台湾为什么不行?难道我们注定要活在对立里,一辈子互相猜忌、互相伤害? 别再骗自己了。 这艘船已经启航,风浪再大,也不会回头。你是要站在岸上冷眼旁观,还是收拾行李,一起出发吧?全运会粤港澳 全运会大湾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