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9岁女孩术后未醒,医院连夜改病历。已被立案调查 天塌了:9岁女童术后陷入植物

事实求真 2025-11-10 15:09:53

河南9岁女孩术后未醒,医院连夜改病历。已被立案调查 天塌了:9岁女童术后陷入植物人状态,河南一医院集中造假篡改病历,郑州市卫健委:行为属实已立案。在掩盖什么? 郑州的初冬已透着寒意。9岁女孩默默的父母攥着衣角,等来了“手术成功”的口头承诺,却没等到女儿苏醒的笑容——一场本应常规的术后恢复,因35分钟的缺氧,将活泼的孩子永远困在了“植物人”的沉睡里。更让他们崩溃的是,这份绝望背后,还藏着医院多个科室联手篡改病历、要求重新签字的荒诞戏码。 11月7日,河南省人民医院的这场医疗事故被公之于众,迅速击穿了公众对三甲医院的信任底线。据家属披露,默默术后陷入昏迷后,他们多次要求查阅病历,却发现关键的麻醉记录、监护数据存在明显涂改痕迹,甚至不同科室的记录出现时间线冲突。更可疑的是,医护人员曾深夜联系家属,以“手续不全”为由要求补签术前文件,被警觉的家属当场拒绝并留存证据。 35分钟,足以让一个鲜活的生命轨迹彻底跑偏。医学常识告诉我们,术后缺氧若持续超过10分钟,就可能造成不可逆的脑损伤。默默的悲剧,究竟是监护仪器失灵、医护人员疏忽,还是应急处置失当?这些本应在病历中清晰呈现的关键信息,却因人为篡改变得扑朔迷离。家属的核心诉求很简单:一份真实的病历,一个明确的责任认定,一个能让孩子后续治疗有保障的说法。 幸运的是,郑州市卫健委已介入调查,初步核实事故及篡改病历行为属实并立案。这一进展让公众看到了查清真相的希望,但也引发了更深层的追问:作为省级标杆医院,为何会出现多个科室协同篡改病历的行为?是个别医护人员的侥幸心理,还是医院管理存在漏洞?篡改行为背后,是否还隐藏着更复杂的利益纠葛? 医疗行业的信任,建立在专业与诚信的基石上。病历作为医疗行为的原始记录,是界定责任、保障患者权益的重要依据,篡改病历本质上是对生命的漠视、对规则的践踏。9岁的默默还在病床上毫无反应,她的父母正承受着精神与经济的双重重压。公众期待的不仅是对涉事人员的严肃追责,更希望这场悲剧能推动医疗行业的规范整改——让每一份病历都经得起检验,让每一位患者都能在就医时获得应有的安全感。 真相不能被篡改,责任更不能被掩盖。

0 阅读:0

猜你喜欢

事实求真

事实求真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