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河南一对夫妻生下残疾儿子不想要,于是,他们将儿子扔在草丛里。谁料,村

尔说娱乐 2025-11-11 10:27:14

1991年,河南一对夫妻生下残疾儿子不想要,于是,他们将儿子扔在草丛里。谁料,村里一个大龄单身汉不顾一切把他捡回家,结局更是让人意想不到! 主要信源:(大河报——洛阳90后“爬行娃”丁转成孝顺养父靠养鸡撑起家) 1991年盛夏的一个黄昏,河南洛阳某村庄的麦田里,丁金栓正弯腰收割最后一片麦子。 夕阳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空气中弥漫着麦秆的清香。 汗水顺着他的额角滑落,滴在金黄的麦穗上。 就在他准备收拾农具回家时,突然听到路边草丛传来微弱的啼哭声,像是刚出生不久的小猫在叫。 丁金栓放下镰刀,拨开半人高的杂草。 在杂草深处,一个蓝布襁褓静静躺着,里面的婴儿小脸哭得通红。 当他小心抱起孩子时,发现孩子的后背有一个明显的隆起——这是脊柱裂的典型特征。 婴儿在他怀里渐渐止住了哭声,小脑袋无意识地往他怀里钻。 这个四十多岁的光棍汉自己都过着朝不保夕的日子,家里只有两间漏雨的土房。 但看着怀中婴儿无助的模样,丁金栓最终用粗糙的大手轻轻拍着孩子的背,低声说: "以后,你就跟我过吧。" 抚养残疾婴儿的日子比想象中更难。 每天凌晨四点,丁金栓就要起床磨豆浆。 他先把孩子裹在背上,然后一边推石磨,一边用勺子一点点喂孩子喝豆浆。 由于脊柱压迫神经,孩子经常大小便失禁,丁金栓总是不厌其烦地换洗尿布。 夜深人静时,他常常点着煤油灯,就着微弱的光线给孩子按摩萎缩的双腿。 村里人笑他傻: "自己都养不活,还捡个累赘。" 但每当看到孩子天真无邪的笑容,丁金栓就觉得一切都值得。 他给孩子取名"转成",希望这个苦命的孩子能转变命运。 小转成三岁那年,开始尝试用双手爬行。 丁金栓在泥地上铺了层麦秆,看着孩子用小手撑着身体,一点一点往前挪。 手掌经常被碎石划得鲜血淋漓,但转成从不哭闹。 丁金栓心疼地给孩子的手掌缠上布条,每天背着他到田里,让他看着自己干活。 转成七岁生日那天,丁金栓用卖粮食的钱,走了二十里路到镇上,买回一台旧电视机。 这台雪花点很多的电视机成了转成了解世界的窗口。 他尤其爱看农业节目,跟着节目学认字,还记下了不少养殖知识。 夜深人静时,常能看到土房里闪烁的电视荧光,和一对依偎在一起的父子身影。 2010年春天,转成向养父提出了养羊的想法。 丁金栓二话不说,向亲戚借了钱买回十只羊羔。 但由于缺乏经验,羊羔接连病死。 看着沮丧的转成,丁金栓拍拍他的肩膀: "失败是常事,重要的是不放弃。" 这句话成了转成后来的座右铭。 转成开始认真钻研养殖技术。 他托人买来养殖书籍,用残缺的手指艰难地翻页。 2017年,在爱心人士帮助下,他建起了第一个鸡舍。 鸡舍是用旧砖头垒成的,转成每天天不亮就爬行到鸡舍喂食,检查温度。 夏天鸡舍闷热难耐,他的衣服总是被汗水浸透;冬天又要担心小鸡受冻,经常整夜守在鸡舍。 最让人感动的是,转成为了方便照顾小鸡,特意在鸡舍角落铺了张草席。 夜深人静时,他就睡在鸡舍里,听着小鸡的叫声入眠。 丁金栓常常半夜起来,提着煤油灯到鸡舍,给儿子盖好被子。 2020年是转成事业的转折点。 他的养鸡场规模达到五千只,还创新性地开发了烧鸡产品。 最让丁金栓感动的是,转成特意根据他的口味调整配方,做出了"父亲专属"的烧鸡。 当第一炉烧鸡出炉时,这个饱经风霜的汉子流下了幸福的眼泪。 如今,转成的养殖场已经颇具规模。 每天清晨,人们都能看到他忙碌的身影: 检查鸡舍、配比饲料、联系客户。 而丁金栓则坐在院子里,欣慰地看着儿子用双手创造的生活。 那些曾经的苦难,都化为了此刻的温暖时光。 夕阳西下时,父子俩常常坐在院子里,分享着一天的收获,望着远方的麦田,享受着这份来之不易的幸福。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0 阅读:698

评论列表

用户12xxx71

用户12xxx71

6
2025-11-11 19:21

人间有爱,多大的困难都是平凡事

尔说娱乐

尔说娱乐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