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评述】欧盟再这么搞下去,最终会会废了自己的科技前程。欧盟对俄罗斯能源经济实

文城观点 2025-11-13 08:07:15

【热点评述】欧盟再这么搞下去,最终会会废了自己的科技前程。欧盟对俄罗斯能源经济实施制裁,使欧洲经济元气大伤,欧盟实际上已经输了。现在,欧盟又要对中国搞新的科技遏制,欧盟难道不怕其反噬效应废了欧盟的科技前程吗? 欧盟在对俄能源制裁中不仅面临多重困境‌,而且,还使欧盟经济元气大伤。 俄乌冲突爆发前,欧盟曾依赖俄罗斯40%的天然气供应,后来,俄乌之战爆发,欧盟开始实施对俄罗斯能源的制裁措施,而且,制裁一轮一轮加强。 欧盟对俄的制裁导致欧洲能源短缺,欧洲国家被迫转向更昂贵的美国液化天然气和由挪威增加供应。 2025年,俄罗斯切断对欧能源供应后,欧盟转向卡塔尔和澳大利亚,能源成本进一步上升。‌ 这使欧洲付出了沉重代价,欧盟为乌克兰战争投入上千亿欧元援助,同时,能源转型加速,而风电和太阳能发展滞后,短期依赖煤炭导致污染加剧。欧洲的经济德国,因能源短缺减产而严重拖累甚至拖垮工业企业,导致一些工厂因成本上升,竞争力下降而倒闭,或被迫转移到美国等国家,进而导致了德国失业率攀升。‌欧洲经济的火车头逐渐减速甚至停顿。 欧盟缺乏独立的军力,安全防务方面依赖美国主导的北约,这是欧盟在重大决策方面往往需要顺从于美国。加上对俄实施能源制裁之后,欧盟在能源方面对于美国的依赖性大大加强,这使欧盟在经济决策方面也缺乏自主性,比如,在关税战中,欧盟完全处于被动地位,不得不向美国作出让步,接受美国提出的关税条件。 俄乌冲突以来欧盟对俄罗斯的制裁实际上已经失败了,因为欧盟因制裁俄罗斯所付出的代价比俄罗斯的损失更大。欧洲是在损害自己。“伤敌八百,自损一千”,想搞垮俄罗斯经济,结果,俄罗斯没有被搞垮,欧洲自己的经济快垮了。 此外,欧盟27国在制裁立场上难以取得共识,匈牙利等国阻挠制裁扩展,导致行动迟缓。冯德莱恩推动的绿色转型因能源危机受挫,产业空心化加剧,竞争力下滑。‌ 欧盟的制裁反噬自身经济,而美国却通过页岩气向欧盟推销能源,进一步削弱欧洲能源自主性。‌继续下去,欧盟可能面临更严重的经济衰退。 这场对俄“能源贸易战”使欧盟付出沉重代价,但欧洲却仍在坚持往越来越狭窄的路上行走。 近期,欧盟出台了针对中国科技企业的新政策,主要涉及通信设备、新能源等关键领域。 欧盟要求其成员国在规定时间内清除华为、中兴等中国通信设备,尤其在通信和新能源领域 。 ‌欧盟拟通过“工业加速法案”强制要求在欧运营的中国企业转让技术,涉及汽车、电池等制造业,预计2025年11月实施 。 严格强制性,这是此次欧盟推行对华科技遏制政策的一个重要特点。 ‌ ‌此外,欧盟的新规要求企业使用一定比例的欧盟商品或劳动力,并在本地增加产品附加值,或强制成立合资企业 。 ‌ 再有,欧盟还以“维护技术主权”为由,试图遏制中国科技企业的竞争力,尤其针对5G、芯片等高技术领域 。 ‌欧盟通过资金扶持和政策引导,推动芯片等关键产业回迁欧洲,想减少对中国供应链的依赖。 欧盟决策称:“如果成员国不遵守,将会面临诉讼和经济惩罚。”实施措施空前严厉,这是此次对华科技遏制政策的另一重要特点。 这一次,欧盟27国正计划以立法的形式,强制要求成员国在其通信网络中,彻底剔除华为、中兴等中国企业的设备。 对此,中国外交部明确表示反对欧盟的强制技术转让和歧视性政策,强调欧盟应该遵守世贸组织规则的公平竞争原则。 ‌ 欧盟的这一轮新的对华科技遏制政策若真正实施,将可能加剧中欧科技脱钩,影响欧洲企业获取中国成熟技术。 ‌欧盟在新的这一轮新技术革命浪潮中,可能会落伍,甚至被新浪潮冲到一边,失去发展机会。 ‌欧盟需要权衡封锁与合作、脱钩与共进的真正利弊,欧盟若过度依赖对抗,极可能损害自身产业竞争力,导致欧盟在新一轮的科技革新浪潮中被边缘化。 比如,若欧盟坚持实施其对华科技遏制政策和强硬措施,那么,中国与西班牙等国的现有合作将被强行切断,这标志着一场旨在构建“排中技术圈”的疯狂行动将开启,那么,其实施的结果,对西班牙等的科技发展的影响将是巨大的。 当下,中美在关税政策方面出现了缓和状况,而欧盟却对华加强搞科技遏制政策,欧洲这么做,不是蛮干,就是狂妄到了不知道自己是谁了。

0 阅读:3

猜你喜欢

文城观点

文城观点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