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刚刚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宣布 11月13日,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对外宣布,刚视察完前线指挥所的他,已和德国总理默茨通了电话,双方重点聊了当前俄乌前线局势,还就加强乌克兰防御的关键步骤交换了意见,泽连斯基特别感谢德国支持在柏林开设乌克兰武器出口办公室,称相关工作正在稳步推进。这通通话看着是常规外交互动,实则是战局倒逼下的实打实联动。 首先,乌方要设武器出口办公室绝非心血来潮,早在11月3日就已宣布要在柏林、哥本哈根同步设立,主要出口海军无人机、火炮系统这类经实战检验的装备,目的就是筹钱生产自身短缺的武器,减少对外部援助的依赖,这是被逼出来的务实自救。其次,当下波克罗夫斯克等前线激战正酣,泽连斯基刚从指挥所出来就紧急通话,足见前线防御和补给压力有多迫切,而德国此前已向乌提供多套“爱国者”防空系统,还承诺2025年持续援助,这份合作对乌来说堪称雪中送炭。最后,德乌合作也是双向奔赴,德国想通过援乌巩固在欧盟的安全领导地位,乌则急需德国的防空、火炮等装备补齐短板,双方各取所需、互相支撑。 战场从来靠的是真枪实弹的互援和脚踏实地的自救,靠谱的合作才是乱局中最硬的底气,实打实的支持远比空口承诺管用。在当前复杂的国际局势下,德乌之间这种基于实际需求的合作模式,或许会为俄乌冲突的走向带来新的变数。对于乌克兰而言,设立武器出口办公室虽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资金与装备短缺问题,但前方战事瞬息万变,能否及时将出口所得转化为战场上的战斗力,仍是未知数。 而德国在这场合作中,也并非毫无风险。其对乌持续援助,虽有助于巩固自身在欧盟的安全领导地位,但也可能进一步激化与俄罗斯的矛盾。俄罗斯必然不会对德国的援乌行为坐视不管,后续很可能会采取一系列反制措施。 不过,从另一个角度看,德乌的合作也为国际社会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在地区冲突中,国家之间基于自身利益与需求的合作,在一定程度上能缓解冲突一方的困境。但这种合作也必须在国际法和国际准则的框架内进行,否则很可能会让局势变得更加混乱。希望各方都能保持克制,通过和平谈判来解决争端,毕竟战争带来的伤痛最终还是要由普通民众来承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