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社会了,“人民”不应该成为阻碍。 刷到好多“人民咖啡馆”拆除整改视频,“人民

山中虫鸣 2025-11-16 09:44:02

法治社会了,“人民”不应该成为阻碍。 刷到好多“人民咖啡馆”拆除整改视频,“人民”两字能否商业化,评论区网民的判断标准集中在:是否为营销过度、是否有暴利行为。 也就是说,如果“人民咖啡馆”不是扯虎皮拉大旗,过度营销的话,消费者并不反感用“人民”一词营销,甚至以喝了标注“人民”字样的咖啡为荣,主要矛盾在于商业尺寸。从前期的各式消费打卡照,以及各类吐槽内容,可以佐证此观点。 遵守法律与市场工商管理前提下,用“人民”何乐而不为?不用“人民”就没了炒作、找托、先涨价后降价等商业营销手段? “人民”一词商业化落地,并非市场营销的底线,核心问题并不在能否用“人民”,精准、及时的市场监督管理,与完善的追责制度,才是商业社会有序发展的底线与托举。 “人民”可视为文创商业落地。提倡“一切资产化、证券化和杠杆化吗?”的新阶段,如何看待“人民”词涵的商业落地,值得思考。 换句话说,“人民”是资产,是价值,合法合理前提下,值得放大内涵与共鸣。让“人民”焕发荣光,抹去历史的尘埃,并非坏事。 退而论之,换成“居民”“群众”等词,就能规避历史内涵问题?你看,有一家用了“仁民”词汇的店铺,也被吓的赶紧拆除整改了,只因为“仁同人”谐音,怕被追责、网暴。 “人民”不是一个历史遗留问题,而是一个经济发展问题。

0 阅读:23
山中虫鸣

山中虫鸣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