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衰落的速度,可能比我们大家预想的来得更快。悲剧的是,习惯了养尊处优的西欧人无法承受这种下行带来的福利下降和收入下降。当下降达到20%的临界点时,一切都会走向失控。 作为欧洲经济引擎的德国,如今已经连续两年陷入经济负增长,2023 年国内生产总值下降 0.3%,2024 年再度萎缩 0.2%,这是自 2003 年以来的首次连续衰退。 曾经引以为傲的工业制造更是风光不再,2025 年 8 月的工业产出环比暴跌 4.3%,创下俄乌冲突以来的最大跌幅,机械、电子、制药等核心领域产出集体下滑,工业订单连续 4 个月下降,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长期徘徊在荣枯线以下,整个工业体系深陷收缩泥潭。 能源危机更是给德国工业戴上了紧箍咒,原本依赖的俄罗斯廉价天然气供应中断后,工业用气和电力价格翻倍上涨,高能耗的化工、钢铁产业利润大幅缩水,不少企业要么裁员停产,要么干脆把生产线搬到能源成本更低的国家,资本外流和产业链外迁形成恶性循环。 更要命的是创新动力也跟不上了,德国在数字化、绿色转型等关键领域的研发投入和进展,不仅落后于中美等主要经济体,甚至低于欧盟平均水平,传统优势产业占走了大部分资金和人才,新兴产业根本得不到发展机会。 经济不行了,可西欧各国的福利账单却越滚越大。德国的社会福利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已经突破 31%,2024 年总额高达 1.3454 万亿欧元,相当于三个联邦州的年度预算总和,可对应的医保储备却只剩下 3.6 亿欧元,仅够维持 0.1 个月的支出,远低于法定的缓冲标准。而老龄化还在不断加重这个负担,2024 年德国 65 岁以上老人占比已经达到 23.2%,预计到 2050 年每三个人里就有一个老年人,医保支出缺口将在 2025 年底达到 460 亿欧元。 这可不是德国独有的麻烦,法国的养老金赤字每年要增加近 130 亿欧元,公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超过 120%;意大利新生儿数量 2024 年只有 34 万,老龄化让福利支出水涨船高,公债比例更是高达 142.4%;希腊和葡萄牙在 2008 年金融危机后就被迫缩减福利,可到 2024 年公债比例仍分别高达 190.2% 和 123.1%,财政回血遥遥无期。 福利难以为继的同时,西欧人的收入也在悄悄缩水。欧盟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22 年欧盟人均可支配收入下降 0.8%,欧元区更是下降 0.9%,这是自 2013 年以来的首次下降。而这只是开始,俄乌冲突引发的能源危机推高了通胀,让实际工资进一步缩水,不少国家的民众发现手里的钱越来越不经花,原本能轻松覆盖的日常开支变得捉襟见肘。 更关键的是,西欧人早就习惯了高福利托底的日子,养老、医疗、失业补贴这些福利就像空气一样离不开,对任何福利改革都极度敏感。 法国只是想延迟退休年龄,就引发了持续两周的全国大罢工,61 万民众走上街头抗议,巴黎地铁几乎瘫痪,道路拥堵长达 630 多公里,极端示威者还与警方发生冲突,整个社会陷入混乱。德国总理想削减部分福利开支填补缺口,执政联盟内部都吵得不可开交,社民党明确表示要寸步不让,更别说过民意这一关。 现在的情况是,经济增长停滞不前,福利支出压得财政喘不过气,收入还在慢慢下降,西欧正一步步靠近那个 20% 的临界点。当大家发现躺着领福利的日子一去不复返,辛苦工作赚的钱还不够维持体面生活时,罢工、抗议甚至社会动荡就会成为常态,政策制定会被民意绑架,改革根本无法推进,最终陷入“经济下滑 — 福利削减 — 民众抗议 — 改革停滞—经济更差”的恶性循环。 欧洲的衰落从来不是突然发生的,而是这些结构性矛盾长期积累的结果,而习惯了养尊处优的西欧人,显然还没做好接受这一现实的准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