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敢借,一个敢给!安徽芜湖,穷表弟向富表哥借款250万,表哥二话不说,直接掏钱

昌茂病号显眼包 2025-11-16 19:39:29

一个敢借,一个敢给!安徽芜湖,穷表弟向富表哥借款250万,表哥二话不说,直接掏钱,最后2022年,表哥因持有表弟公司的股份成为广州首富,而表弟早就登上过中国首富。 1995年,那时候的表哥吕向阳,早就不是普通人了。他16岁就进了银行,脑子活、肯吃苦,30岁就坐到了副行长的位置,后来瞅准机会下海做房地产,在商场上摸爬滚打了几年,早就成了圈子里有名的精明商人。 不说家财万贯,至少也是身家不菲,看人看项目的眼光,比谁都毒。 而他的表弟王传福,那会儿还是个从安徽农村走出来的苦孩子。家里条件不好,全靠自己拼命读书才有了出路,后来进了研究所搞技术,可心里一直憋着股创业的劲。 他当时看中了电池行业,觉得这玩意儿将来肯定有大市场,可真要动手干,最大的难题就是钱。他跑了不少地方找投资,接触了好多VC机构,人家一听1995年的“电池项目”,都觉得虚无缥缈,没一个愿意掏钱的,毕竟那时候谁能想到,小小的电池将来能撑起这么大的家业? 走投无路的王传福,只能硬着头皮找表哥吕向阳。他心里也没底,250万在当年可不是小数目,相当于普通人几辈子都挣不到的钱,而且自己的项目连份像样的商业计划书都拿不出来,表哥凭啥信他? 可没想到,两人约在一个简陋的小饭馆,点了一盘炒黄豆芽、一杯二锅头,王传福把自己的想法一五一十说完,吕向阳没多问,也没要什么对赌协议,更没提什么复杂的条款,当场就拍了板:“钱我给你,你放心去干。” 换成别人,可能都会觉得吕向阳疯了,放着稳妥的生意不做,把这么大一笔钱投给一个没经验、没背景的穷表弟,还是个没人看好的项目。可吕向阳后来才说,他信的不是那个模糊的项目,而是王传福这个人。他知道表弟从小就肯吃苦、认死理,做事情踏实又有韧劲,这种人只要给个机会,就一定能折腾出点名堂。有时候,信一个人,比信一堆冷冰冰的数据管用多了。 王传福拿到这250万,心里比揣了块石头还沉。他知道这不是普通的借款,是表哥实打实的信任,这份托付,他输不起。他立刻租了个破旧的厂房,带着几个人就干了起来。 那段日子,他几乎吃住都在厂房里,手上天天沾满油污,累了就往工具台边上一躺,连工厂的工人都开玩笑说,老板比他们还能拼。 创业哪有一帆风顺的?电池试验一次次失败,钱像流水一样花出去,好几次资金链都快断了,最难的时候,连工人的工资都快发不出来了。 可每次想放弃的时候,他一想到表哥二话不说掏钱的样子,就又咬着牙坚持了下来。那时候日本的电池生产线特别贵,他买不起,就自己琢磨,硬生生搞出了“人+夹具”的半手工生产模式,成本一下子降到了对手的十五分之一,这一下就把企业从绝境里拉了回来。 功夫不负有心人,1997年,比亚迪的销售额就突破了一个亿,短短三年时间,就拿下了全球电池市场四成的份额,成了行业里的龙头老大。后来从镍电池转到锂电池,再到2003年大胆收购秦川汽车厂,杀入汽车行业这个完全陌生的领域,王传福每一次冒险,背后都有表哥那份最初的信任在给他撑腰。 再后来的刀片电池、DM-i混动技术,能让比亚迪在新能源汽车行业站稳脚跟,说到底,都是当年那250万和那份信任埋下的种子。 日子一天天过去,比亚迪越做越大,王传福也早就凭借着过硬的技术和精准的眼光,登上了中国首富的宝座,成了家喻户晓的企业家。 而表哥吕向阳,当年没要任何回报的投资,也迎来了惊人的回馈——2022年,靠着手里持有的比亚迪股份,他的身家超过了1300亿,直接成了广州首富。 这笔投资的回报,恐怕是当年谁都没想到的,但比财富更动人的,是兄弟俩之间那份没变的情谊。 王传福成功后,没忘了当初供自己读书而辍学的亲哥亲嫂,把他们接到身边,给他们买房安家,把家族的亲情紧紧维系在一起。而功成名就的吕向阳和王传福,偶尔还会回到当年那个小饭馆,再点一盘炒黄豆芽、一杯二锅头,就像二十多年前那样。 环境变了,身份变了,手里的财富也翻了无数倍,但那份最初的信任和情谊,从来没变过。 有人说吕向阳运气好,赌对了人;也有人说王传福命好,遇到了肯帮他的表哥。可只有他们自己知道,这份成功的根基,是“敢借”的勇气和“敢给”的信任。 信息来源:西部文明播报——《他,父母双亡,嫂子当掉嫁妆供他上学,现身家千亿,哥嫂住他对门》

0 阅读:0

猜你喜欢

昌茂病号显眼包

昌茂病号显眼包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