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宣布了 11月16日,乌克兰国家电力公司宣布,17日乌克兰大部分地区将一整

康安说历史 2025-11-17 17:43:46

乌克兰宣布了 11月16日,乌克兰国家电力公司宣布,17日乌克兰大部分地区将一整天分为1至4个班次轮换停电。 其实这已经是冲突爆发以来第 17 次大规模停电了,而且一次比一次严重,之前顶多是局部地区停几个小时,现在直接升级到全国范围全天轮换,明眼人都能看出来,乌克兰老百姓的日子是真的过不下去了。 谁能想到,造成这一切的竟是一场场毁灭性的空袭。11 月 8 号深夜,俄军发动了开战以来最猛烈的一波袭击,430 多架无人机带着导弹疯狂轰炸,还有 18 枚导弹精准打击,乌克兰的防空系统拦都拦不住,实际拦截率才 6%,跟筛子似的。 国有主力发电公司 Centrenergo 旗下的兹米伊夫和特里皮尔斯卡两座大型热电厂直接被炸瘫痪,这可是承担着全国将近三分之一发电任务的顶梁柱啊,柱子倒了,整个电力系统瞬间就垮了。 到现在,全国 70% 的热电站都被炸废了,发电量直接锐减到战前的一半,每天的电力缺口大得吓人,不轮换停电整个电网都得崩溃。 更让人揪心的是,这事儿发生在寒冬腊月,乌克兰北部地区气温都降到零下 10 摄氏度了,没水没电没暖气,老百姓怎么活啊。 那些刚出生的小宝宝,在医院的新生儿监护室里,保温设备全靠备用发电机勉强维持,手术室的温度都降到 13℃了,医护人员提着水桶往返水井和手术室,就为了保障清洁用水,稍微出点故障就是人命关天的大事。 交通和生活秩序也全乱了套,基辅的地铁因为停电突然停运,乘客们只能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摸着黑从长长的隧道里徒步撤离,又冷又怕,还有老人和孩子差点摔倒。城市里的红绿灯全熄了,路口堵得水泄不通,汽车尾气和寒风混在一起,让人喘不过气。 商店老板们更是愁眉不展,有发电机的还能勉强营业,没发电机的只能关门歇业,就算开门,收银台没法用,货物没法冷藏,好多东西都放坏了,本来就受战争影响生意不好做,现在更是雪上加霜。 有人可能会说,炸坏了修不就行了?可这哪儿是那么容易的事啊。被炸掉的都是大型关键设备,修复周期本来就长,零配件还得从国外调,可物流早就被封锁了,就算零件运到了,工程师现场作业还得随时躲空袭警报。 工人刚拿起扳手,警报一响就得往防空洞里钻,一天下来顶多能干半天活,修复进度慢得像蜗牛。 乌克兰能源部说,全国 80 座关键变压站里,只有 20 座完成了加固防护,受损设施至少需要数周才能修复,可这寒冬根本等不起啊。 更让人绝望的是,这已经不是第一次遭罪了。早在 2025 年 10 月,俄军就发动过一轮 “电力战”,24 小时内发射 450 架无人机和 30 余枚导弹,把克里缅丘格水电站、基辅热电厂这些关键节点全炸了,当时就导致发电量骤降一半。 这才一个多月,又来更狠的,现在乌克兰老百姓已经形成了条件反射,一听到空袭警报就赶紧往防空洞跑,家里随时备着蜡烛、饮用水和应急食品,可就算这样,也架不住一次比一次严重的停电。 停电带来的连锁反应更是让日子难上加难。工业区限电后,好多工厂只能半天生产甚至直接停工,本来就被战争拖得精疲力尽的乌克兰经济,这下更是雪上加霜,工人们没了收入,家里的生活更没着落。 通讯基站也经常因为停电中断,手机成了摆设,老百姓想给远方的亲人报个平安都难。 联合国人道主义事务协调厅统计,现在有 800 万乌克兰平民急需援助,其中儿童和老年人的生存风险最大,世界卫生组织都发出警告,要是电力供应没法在短期内恢复,大量危重病人会因为医疗设备停摆而失去生命。 想想那些乌克兰老百姓,他们没做错什么,却要承受这么多苦难。大冬天零下十几度,没暖气没热水,老人孩子冻得直哆嗦;医院里病人等着手术,却因为停电一再推迟;人们既要担心空袭,又要发愁吃喝取暖,这种日子真是太难了。 俄罗斯的 “去电力化” 战术确实击中了乌克兰的要害,可受苦的从来都是无辜的平民,这种攻击民用基础设施的做法,实在让人无法接受。 现在乌克兰政府也是焦头烂额,一边要应对前线的战事,一边要维持基本民生,只能在灾区部署移动锅炉房,呼吁大家省着用电,能不烧电水壶就不烧,洗衣机半夜再开,可这些办法都是杯水车薪。 中国一直主张和平解决危机,还向乌克兰提供了应急发电设备和生活物资,可只要冲突不停,空袭不歇,电力设施修好了还会被炸,老百姓的苦难就没有个头。 乌克兰老百姓的日子真的是越来越难过了,从偶尔停电到全天轮换停电,从夏天的煎熬到冬天的绝境,他们在黑暗和寒冷中苦苦支撑,只盼着能有一口热水、一丝暖意、一份安宁。 真心希望这场冲突能早点结束,和平能早点到来,让乌克兰的老百姓不用再提心吊胆过日子,不用再在停电的寒夜里苦苦煎熬,毕竟,每个人都有追求安稳生活的权利啊。

0 阅读:3
康安说历史

康安说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