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这么急,背后藏着几层心思: 1. 怕玩脱了收不了场 高市的激进言论明显超出日本一贯的“暧昧策略”,把模糊的“台湾有事”直接升级到“动武”层面。这不仅激怒中国,连日本国内和周边国家都震惊。若不赶紧澄清或降温,中日可能陷入长期对抗,日本在经贸、区域安全上都会吃亏。毕竟中国市场对日本经济太重要,真闹僵了企业受不了。 2. 美国靠不住,得自己找退路 日本近年紧跟美国对华施压(比如参与北约议题、防卫白皮书称中国“有威胁”),但如今美国被俄乌、中东缠住,对亚太掌控力下降。日本发现“爸爸”未必顾得上自己,万一台海真出事,美国会不会全力撑日本?它心里没底。与其赌一把,不如先稳住中国,避免独自扛雷。 3. 经济现实逼人低头 别看日本嘴上强硬,身体很诚实。今年以来,从执政党二把手、国会高层到经济界已“扎堆访华”,就盼着加强合作。日本经济长期低迷,中国市场、供应链、新能源技术哪样都绕不开。政治闹僵了,企业投资、日元汇率、能源进口都可能受冲击,内阁支持率恐怕雪上加霜。 总的来看,这次访华像场“危机公关”:一边想淡化高市言论的杀伤力,试探中方底线;一边也想留个对话口子,防止经济合作彻底停摆。但中方态度很清晰——台湾是核心利益,日本若真踩红线,再多的解释也难换回信任。日本这波操作,恰恰暴露了它的矛盾心态:既想借台海刷存在感,又怕玩火自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