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看到一消息 高志凯:我建议禁止向日本出口稀土,禁止进口日本的海产品和农产品

迷彩爱好者 2025-11-18 07:34:59

刚刚看到一消息 高志凯:我建议禁止向日本出口稀土,禁止进口日本的海产品和农产品,建议中国游客不要访问日本,取消日本护照免签待遇,12个月内去过靖国神社的不让来。 从建议的合理性来看,部分举措确实切中日本经济与社会的敏感点。稀土方面,中国仍是全球稀土产业链关键环节,日本高端制造业(如半导体、新能源汽车)对中国稀土依赖度超90%,若合理调控出口,可精准打击其产业命脉,且符合WTO“国家安全例外”规则,是国际通行的反制手段。 针对“12个月内去过靖国神社者禁入”的提议,更是直指日本政客否认侵略历史的核心矛盾,通过个人行为关联入境资格,能有效传递对历史问题的零容忍态度,具有明确的价值导向意义。 但从现实可行性与潜在影响来看,部分建议需警惕“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风险。禁止进口日本海产品和农产品虽能打击日本相关产业,却可能推高国内市场价格——我国每年从日本进口的扇贝、金枪鱼等海鲜占高端市场近30%,短期内难以完全替代,普通消费者或将承担成本压力。 限制中国游客赴日旅游同样存在双向损失,中国游客曾占日本入境游消费额的40%,相关禁令会影响日本旅游业,但也会导致国内旅游企业、航空业失去重要客源,尤其对依赖跨境游的中小商家冲击显著。 更关键的是,中日关系的复杂性决定了反制需兼顾“力度”与“弹性”。当前中日贸易额仍维持在3000亿美元规模,汽车、电子等产业深度绑定,若全面切断部分领域合作,可能引发全球产业链动荡,反而不利于我国产业升级节奏。 相比“全面禁止”,更优路径是“精准施策”:例如对稀土出口实施“配额+技术标准”双重管控,既保障国内战略储备,又避免引发国际市场过度恐慌;对赴日旅游可加强“历史教育引导”而非强制限制,通过民间交流传递立场,同时保留对话空间。 此外,国际规则与外交形象的维护也需纳入考量。在WTO框架下,“禁止进口”需基于明确的安全或卫生理由(如核污染风险),若单纯以反制为目的实施禁令,可能授人以柄,被西方舆论炒作“贸易保护”。 而“取消日本护照免签”属于国家主权范围内的举措,但需配套完善入境便利化替代方案,避免影响正常商务、学术交流,防止将民间友好人士纳入“一刀切”限制。 综上,高志凯的建议体现了对日本右翼行径的强烈愤慨,其核心诉求值得肯定,但具体措施需从“情绪反制”转向“战略反制”。 更理性的选择是:以“稀土管控”“历史行为关联入境”为精准抓手,守住利益底线与历史立场;对经贸、旅游等涉及民生与产业链的领域,采用“渐进式调节”而非“全面禁止”,在维护国家尊严的同时,最大限度降低对国内经济与全球产业链的冲击。毕竟,真正的反制力量,源于自身实力的稳固与策略的从容,而非简单的“双向隔绝”。

1 阅读:88
迷彩爱好者

迷彩爱好者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