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160师师长张志信把独子张力,调到侦察排。妻子知道后怒斥:“张力是咱

李看明月 2025-11-18 17:05:07

1979年,160师师长张志信把独子张力,调到侦察排。妻子知道后怒斥:“张力是咱家独苗,你把他往火坑里推?他要是有三长两短,你别回家了!” 1979年的春天来得早,广西边境的芒果树刚冒出嫩芽,160师的营区里就弥漫着一股不一样的紧张气。师长张志信站在操场边,看着侦察排的战士们练捕俘拳,拳头砸在掌心的声音脆得像放炮。 “爸!”身后传来喊声,儿子张力穿着新军装,领口的风纪扣系得严严实实,脸颊上还带着新兵蛋子特有的红。 张志信没回头,指着场上的动作:“看见没?那招锁喉,得快准狠,慢一秒就可能被反制。” 张力挠挠头:“爸,您叫我来……” “从今天起,你去侦察排报到。”张志信打断他,声音平得像块板,“行李我让人给你搬过去。” 张力的眼睛一下子亮了:“真的?我能去侦察排?”他打小就听父亲讲侦察兵的故事,做梦都想扛着微冲去执行任务。 “别高兴太早。”张志信转过身,盯着儿子的眼睛,“侦察排不是耍威风的地方,是刀尖上跳舞,随时可能掉脑袋。想好了?” “想好了!”张力挺得笔直,“我是您儿子,不能给您丢人!” 这话让张志信心里暖了一下,嘴上却没松:“去了就得从零开始,别说是我儿子,没人会让着你。” 可这话传到妻子李秀兰耳朵里,家里的锅都差点被掀了。傍晚张志信刚进门,李秀兰就把围裙往桌上一摔,指着他的鼻子骂:“张志信你疯了?!张力是咱家独苗,你把他往侦察排送?那是什么地方?钻山沟、摸敌营,枪子儿不长眼!你这是把他往火坑里推!” “你小声点!”张志信皱着眉,“部队里的事,你不懂。” “我不懂?我嫁给你二十多年,啥没见过?”李秀兰的眼泪一下子涌了上来,“你还记得隔壁王参谋不?他儿子前年在侦察排执行任务,回来时就剩个骨灰盒!你非要让张力走老路?他要是有三长两短,我跟你没完!你也别回家了!” 她越说越激动,抓起桌上的搪瓷缸就想扔,可看着张志信肩上的将星,手又软了。当年她就是看上他这股子硬气,可现在,这硬气却要用到亲儿子身上。 “秀兰,”张志信的声音软了些,从抽屉里拿出张照片,是张力小时候骑在他脖子上的样子,“你以为我愿意?可现在是什么时候?边境不宁,侦察兵是先锋,多一个人就多一分力量。我是师长,要是连自己儿子都不敢往最需要的地方送,我怎么跟底下的兵交代?” “那也不能拿儿子的命赌气!”李秀兰抢过照片,手指摩挲着张力的小脸,“他才十六,还是个孩子!” “穿上军装就不是孩子了。”张志信走到她身边,看着窗外训练的队伍,“我跟侦察排长交代了,让他多盯着点,但该练的必须练,该上的任务必须上。温室里养不出好苗子,真到了战场上,本事才是保命的根。” 李秀兰没说话,背过身抹眼泪。她知道丈夫说得对,可做母亲的心,哪能不疼?夜里她翻来覆去睡不着,悄悄起来给张力缝被子,针脚密得像蛛网,缝着缝着就扎了手,血珠滴在布上,像朵小红花。 第二天张力去报到,李秀兰没去送,就站在二楼窗户后面看着。儿子背着背包,走路带风,走到营门口时突然回头,对着家的方向敬了个礼。李秀兰捂着嘴,眼泪哗哗地流,心里又疼又骄傲。 张志信在办公室看着这一幕,摸出烟想抽,又放下了。桌上摆着侦察排的训练计划,他在张力的名字后面画了个圈,旁边写着“从严”。其实他比谁都怕,夜里常梦见儿子浑身是血地回来,可每次惊醒,都告诉自己:不能退。 有回张力在训练中摔断了胳膊,李秀兰跑到医院,抱着儿子的胳膊哭成泪人,回头就冲张志信喊:“现在就把他调回来!不然我就去军部告你!” 张志信没说话,只是蹲在病房外的台阶上,一根接一根地抽烟。后来还是张力劝他妈:“妈,我没事,这点伤算啥?您看排长,腿上还有弹片呢。” 日子就这么一天天过,张力在侦察排摸爬滚打,晒得跟黑炭似的,脸上多了道疤,眼神却越来越亮。有次执行任务,他凭着过人的警觉,发现了敌人的埋伏,立了三等功。 喜报送到家那天,李秀兰把奖状贴在墙上,摸了又摸,突然笑了:“这臭小子,还真随他爹。”张志信站在旁边,嘴角偷偷往上翘,眼里却湿了。 其实当父母的,谁不盼着孩子平平安安?可总有些东西,比平安更重。就像张志信常说的:“家是小家,国是大家,守不住大家,哪来的小家?”这话听着硬,可藏在里面的,全是做父母的疼和做军人的责。

0 阅读:32
李看明月

李看明月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