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消息! 11月19日,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动身前往土耳其,目标很明确:想方设法重启已经僵持不动的俄乌和谈。但这边人还没到,俄罗斯那边就直接泼了盆冷水,俄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18日干脆利落地宣布,我们不会派人参加。 泽连斯基这场外交努力几乎在起步阶段就撞上了一堵墙。他原本期待能重现以往土耳其调解的成功经验,毕竟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多次在俄乌之间扮演中间人角色。泽连斯基出发前还特意强调,希望美国也能派出高级别代表参与谈判,为乌方增加筹码。 俄罗斯的拒绝绝非一时兴起。看看佩斯科夫最近的表态就明白了——他谈到俄美领导人会晤时强调,这种高级别会晤需要“所有必要前提条件成熟”才能举行。应用到乌克兰问题上,莫斯科显然认为目前根本不具备谈判的条件。更值得玩味的是,佩斯科夫直言“难以预测什么时候将具备满足会晤所需的条件”,这等于给短期内的和谈前景判了死刑。 泽连斯基为何如此急切地要重启谈判? 背后是乌克兰日益严峻的多重压力。就在本月中旬,乌军刚刚失去了战略重镇波克罗夫斯克,扎波罗热方向的防线也岌岌可危。战场上的挫折只是冰山一角,乌克兰国内还深陷政治丑闻,前国防部长乌梅罗夫被卷入一起与中国防弹背心供应商有关的腐败指控,据说与泽连斯基亲信有关。能源状况同样糟糕,俄罗斯持续打击能源设施导致乌克兰不得不从希腊进口美国液化天然气,官员们甚至建议城市居民搬到乡下以应对可能的供暖中断。 俄罗斯的算盘却完全不同。克里姆林宫一边公开表示致力于“以建设性方式寻求解决冲突的可能办法”,另一边却在实际行动中为谈判设置重重障碍。这种矛盾态度透露了莫斯科的真实意图——他们更倾向于通过军事压力实现目标,而非谈判桌上的妥协。有分析认为,俄罗斯提及“工作小组”和“和平倡议”更多是为争取时间重组军队,同时影响国际舆论。 美国的角色同样微妙。佩斯科夫在同一场合表达了对美国即将制裁俄罗斯伙伴国法案的“非常负面”的态度。俄美关系持续紧张,使得乌克兰问题更趋复杂。莫斯科可能担心在土耳其的谈判会被用来向俄罗斯施加更多压力,因此干脆拒绝参与。 这场外交博弈揭示了俄乌冲突的一个残酷现实:双方对“和平”的理解南辕北辙。对乌克兰而言,和平意味着恢复领土完整和国家主权;对俄罗斯来说,和平可能需要乌克兰承认一系列既成事实。这种根本性分歧不解决,任何谈判都难以取得实质性进展。 泽连斯基的土耳其之行虽然声势浩大,最终可能沦为一场没有对手的外交独白。俄罗斯的断然拒绝表明,克里姆林宫目前更相信炮弹而非谈判桌能带来想要的结果。这场冲突的解决之道,恐怕还要在战场上继续寻找。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