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年朝贡+联合国定性!琉球当年真不是日本的? “琉球不是冲绳,更不属于日本!” 近期联合国大会上的这一呼声,让琉球群岛当年是中国的吗 话题引爆热议。翻开史料与国际法,答案其实早已写得明明白白。 历史不会说谎。自1372年起,琉球王国就成为中国明清藩属国,500年间持续朝贡,奉中国年号、用汉字典籍,明清两代册封诏书多达24份。当地至今保留着汉式册封仪式,琉球语中随处可见汉语借词,这份文化纽带从未真正断裂。直到1879年,日本才以武力吞并琉球,强行改名“冲绳”,开启了对其语言文化的系统性压制 。 国际法更是铁证如山。《波茨坦公告》明确限定日本主权仅包括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国四岛,琉球被排除在外。1972年美国与日本签署的《琉球返还协定》,只移交了“行政权”而非主权,既无联合国授权,也没征询琉球民众意愿,在法理上完全无效 。 如今国际局势下,琉球问题更具现实意义。2025年10月,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首次在国际场合将琉球民众定义为“原住民”,直指日本的歧视政策。而琉球本地民调显示,仅16%民众自认“纯粹日本人”,近25%支持独立,每年都有“琉球王国复国游行” 。冲绳县知事玉城丹尼更是在联合国用琉球语发言,公开表达对日本同化政策的反抗。 中国重提琉球问题,绝非挑起争端,而是捍卫二战胜利成果、反对历史修正主义。当日本政客频频在台海问题上挑衅时,这更是对“台湾有事即日本有事”的严正回应——尊重历史才能维护和平,无视法理终将自食恶果。 你认为琉球的未来该如何定位?欢迎在评论区留下观点! 琉球主权未定 铭记历史捍卫正义 国际法不容挑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