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真的是我们想要的“关怀”吗? 监控的本质就是将人视为可预测、可控制的数据点。它没有把学生当作能够自我立法、自主决策的理性主体,而是当作需要被管理和规训的对象。自己更像一个被追踪的数据点,而不是一个被尊重的年轻人。 我理解的大学关怀:信任你,所以图书馆的门禁为你敞开,而不是盯着你看了多久手机。保护你,是在你真正需要时出现,而不是预设每个人都是潜在的“麻烦制造者”。成就你,是给你一片可以自由奔跑、偶尔也能躺下的草原,而不是一条所谓的“最优路线”。希望信息科技带来的,是更多的便利,而不是更少的信任。 所谓名校,非有大楼之谓也,有让灵魂自由呼吸的空气之谓也。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理解不了一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