鸠山由纪夫罕见发飙:中国当初不追究日本赔款,是因日本认可台湾归属中国,如今高市早苗却借题发挥,甚至放话要在突发时参战。 最近日本政坛的这场风波,说起来真是让人唏嘘,前首相鸠山由纪夫罕见“破防”发飙,指名道姓痛骂现任政客高市早苗,这事闹得全网都在热议。 事情得从11月8日说起,两鬓斑白的鸠山由纪夫在社交媒体上连续发声,语气里满是绝望和愤怒,完全没了往日的温和。 引爆这一切的不是别人,正是日本政客高市早苗,她在国会上近乎狂热地喊出“台湾有事就是日本的存亡危机”,甚至直接放话要在这个敏感海域武力介入。 可能很多年轻的日本人不知道,现在的和平日子,其实是当年中国“手下留情”换来的,这背后藏着一段被右翼刻意淡化的历史。 把时间拉回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谈判正卡在关键节点,按照国际惯例,作为战败国和侵略者的日本,本该支付一笔天文数字的战争赔款。 这笔钱换算到现在,价值高达数千亿美元,当时日本刚经历二战,经济百废待兴,要是真赔了,别说重建了,直接被压垮都有可能。 但中国却做了个让世界震惊的决定,为了长久和平,也想给邻国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主动放弃了这笔巨额赔款。 不过这里有个铁打的前提,那就是日本必须承认“一个中国”,承认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可是写在《中日联合声明》里的,是中日关系的压舱石。 鸠山由纪夫之所以这么愤怒,其实带着点“恨铁不成钢”的悲凉,在他看来,高市早苗这就是典型的“吃饭砸锅”。 当年外交前辈们靠“信守承诺”换来的发展红利,现在正被这些政客用激进言论肆意挥霍,这换谁能忍? 就像中国外交部林剑11月10日回应的那样,这就是对中国内政的粗暴干涉,当初中国没要钱,要的是底线,现在钱日本赚了,却想踩碎我们的底线,天下哪有这种道理? 高市早苗的话刚说完,日本民间就先慌了,东京汽车工业协会第一时间给首相官邸递了急函,字里行间全是生存恐惧。 数据不会骗人,中国市场占了日系车全球销量的三成,这可不只是卖车那么简单,背后连着数十万产业工人的饭碗。 更现实的是销售一线的反馈,本来很多观望新能源车型的客户,现在都停了脚步,本田、丰田4S店的咨询量直接腰斩。 大家担心的不是车不好,而是怕两国关系崩盘后,售后服务和零部件供应会彻底断档,毕竟日本制造业早就和中国深度捆绑了。 要知道,日本七成的电子元件来自中国,不少高端机床还得靠中国的技术配套,鸠山由纪夫接受采访时就说过,哪怕是福岛核污水排海那会,都是中国民间采购帮日本渔业喘了口气。 现在日本国内米价飙升、通胀高企,老百姓日子本来就紧巴巴的,这时候高市早苗还想着扩军,简直不把民生当回事。 社民党组织的街头抗议特别扎心,那条“别拿我们的饭碗赌政治”的标语,其实喊出了很多沉默大多数的心声。 要是真按高市早苗说的,把防卫费拉高到GDP的2%,也就是43万亿日元,这笔钱最后还不是得从老百姓干瘪的钱包里掏? 其实高市早苗心里跟明镜似的,她不可能不知道这些经济账,但她更看重的是极右翼势力这股“东风”。 今年7月的选举里,那个鼓吹“日本人优先”的参政党,议席从1个涨到14个,这股民粹浪潮,正是她想借力的。 她不断炒作外部威胁,说白了就是想转移大家对国内经济停滞、人口老龄化的焦虑,哪怕被中国定性为“粗暴干涉”也不在乎。 最新民调显示,她的支持率因为忽视民生,一周内狂跌15%,但她还是照样玩火,这种操作也是没谁了。 不光鸠山由纪夫担心,前首相野田佳彦也站出来指责她无视民生疾苦,就连务实派的前首相石破茂,都在党内会议上警告。 石破茂直言,这种突破历届政府底线的言论,只会让日本被地区国家孤立,冲绳大学研究员泉川友树说得更直白,一旦武力介入,这就是侵略! 不过在美国不断施压日本强化军事角色的背景下,高市早苗还在推进新版《国家安全保障战略》,把中国定位为“前所未有的最大挑战”。 她想用这种豪赌巩固权力,为了选票把国家往战争边缘推,这不禁让人想起二战前的日本军部,当年他们也是打着“存亡危机”的旗号,最后把国家拖进了深渊。 鸠山由纪夫可不是随便发脾气,他当年还为南京大屠杀低头谢罪,心里清楚国与国交往,最看重的就是契约精神。 当年中国放弃的是真金白银的赔款,换的是日本对台湾归属的政治承诺,这笔账,历史记得明明白白。 现在要是因为政客的投机,撕毁这份维持了半个世纪的契约,日本失去的可不光是中国这个邻居和庞大市场。 更重要的是在国际社会立足的道德根基,毕竟透支信用的人,最后买单的只能是自己。 说到底,国与国之间的信任就跟人与人之间一样,破坏容易重建难。 大家对此怎么看?欢迎评论区留下您的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