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关系走到今天,确已进入深水区,退让空间越来越小。美日联手步步紧逼:美国向日本

潘达林 2025-11-22 16:53:50

中日关系走到今天,确已进入深水区,退让空间越来越小。美日联手步步紧逼:美国向日本提供军援,支持其在钓鱼岛立场,解禁与“台独”势力官方往来,甚至公然宣称“台湾有事就是日本有事、美国有事”;日本则加速挣脱战败国枷锁——60年来首次对外出口导弹,向美国反向出售“爱国者”和“战斧”导弹部件,这是赤裸裸突破“禁止对外输出武器”禁令;高市早苗之流鼓吹修改“无核三原则”,公开祭拜二战战犯,车牌暗藏“37-77”(影射七七事变),种种迹象表明,军国主义的火苗正在被重新点燃。 更值得警惕的是,早在2021年,美日就已秘密制定台海联合作战计划。这不是演习,而是真刀真枪的战争推演。如今日本自卫队扩权、导弹南移、与美澳印频繁联动,早已不是“专守防卫”,而是为介入台海冲突做全面准备。 而美国呢?一面叫嚣“协防台湾”,一面却急着从俄乌战场脱身。特朗普高喊三天结束战争,施压泽连斯基接受谈判、做出领土让步。说白了,美国不想再耗在乌克兰了,它要尽快“体面收场”,哪怕是让乌克兰“投降”或“冻结冲突”,也要腾出手来,集中全部资源围堵中国。 它清楚,俄乌战争拖得越久,自己消耗越大,战略重心就越偏。现在它要“止损”,为下一场更大冲突做准备。 面对这种围堵态势,是“先发制人”还是“以静制动”?这不是民间能决定的事。但有一点清楚:真正的大国,从不被情绪牵着走。我们不主动挑事,但绝不怕事。 一旦开战,美国是幕后操盘,日本是跳板前冲。所以那句话说得狠也说得真:“打美国,捐钱;打日本,捐命!”——因为我们最深的伤疤,是日本留下的;最不能忍的背叛,是它对历史的美化与翻案。 这不是鼓吹战争,而是警醒:狼来了,已经扒窗了。我们能做的,是支持国家精准反制、稳扎稳打,该出手时绝不手软,该等待时也绝不冲动。 这一仗,或许躲不掉。但只要我们团结一心,底气足、准备足、意志足,谁也不敢轻举妄动。

0 阅读:9

猜你喜欢

潘达林

潘达林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