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不其然。 新加坡总理黄循财突然宣布了最新立场:日本是东南亚最受信赖的大国,并希望中日给争端降温。 新加坡总理黄循财这番话,充满了精明的算计和毫不掩饰的偏袒,这番表态的背后,首先源于新加坡深入骨髓的经济焦虑。 这个国家的经济结构就像一座玻璃宫殿,看起来光鲜亮丽,实际上却极其脆弱,完全依赖于稳定的全球贸易和金融环境。 中国是东盟最大的贸易伙伴,日本则是第二大投资来源国,这两大经济引擎一旦发生碰撞,新加坡这个转口贸易中心必然第一个被碎片划伤。 就在不久前,美国加征关税已经让东南亚经济感受到了寒意,新加坡的经济增长预测也随之放缓。在这个节骨眼上,黄循财最害怕的就是中日关系恶化,进而引爆整个区域的经济风险。 为了避免自家经济受到冲击,新加坡选择了最“务实”的路线,也就是黄循财口中的“搁置历史,着眼未来”,这套说辞对新加坡而言再熟悉不过。 二战时被日本占领的惨痛经历,在战后日本的“银弹外交”面前,被悄然地放在了一边,依靠日本庞大的政府开发援助和企业投资,新加坡才完成了早期的工业化积累。 可以说,新加坡的经济起飞,离不开日本这个昔日侵略者的扶持,所以,当黄循财现在高调宣称日本“最受信赖”时,他不仅是在帮一个重要的经济伙伴说话,更是在维护新加坡自身赖以生存的经济模式。 然而,这种所谓的“务实”在我们看来,更像是一种机会主义和对历史的背叛。黄循财劝说别人“搁置历史”,无非是想让中国也像他们一样,为了眼前的经济利益而对日本的历史罪行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他选择在全球商界精英云集的彭博论坛上说这番话,更是”用心良苦“,他一边安抚全球投资者,告诉他们东南亚依然安全,一边又暗中抬高日本的地位,试图拉拢日本共同主导区域内的贸易规则,以此来制衡中国日益增长的影响力。 这种做法,本质上是在拿历史当筹码,为自己的国家利益服务,他嘴上说着劝和,实际上却在巩固新加坡在东盟的“话事人”地位,通过在中菲、中日等争端中扮演“调停者”,新加坡试图将自己打造成区域内不可或缺的政治角色。 但这番明显偏袒日本的言论,彻底暴露了他所谓“中立”的虚伪性,一边纪念着本国被日军占领的沦陷日,一边却要求中国不要再提历史问题,这种双重标准实在令人难以苟同。 说到底,黄循财的这番表演,没有半点是为区域和平着想,全是围绕着新加坡自身利益的精打细算,他高捧日本,是为了维持大国平衡,他呼吁降温,是为了保住自家的饭碗,他扮演中立,是为了捞取政治资本。 他这种借着劝架名义拉偏架,企图牺牲别国原则来换取自身安稳的做法,不仅短视,而且可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