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拦截我机目的何在 日本自卫队发布消息自称于24日,在近台海域起飞战斗机拦截我方无人机。 其实结合前几天的动静就懂了。就在拦截事件前一天,日本防卫大臣刚放话,要在与那国岛部署中程防空导弹。 这岛位置有多敏感?离台湾岛才 110 公里,天气好的时候站岛上都能看见台岛山脉,部署的改进型 03 式导弹射程能到 100 公里,几乎能罩住台岛边缘。 说白了,日本就是想在台海边上钉个 “钉子”,而咱们的无人机,刚好撞在了他们摆架子的节骨眼上。 第一个实打实的目的,就是给 “对华强硬” 的姿态造势。这些年日本在西南方向的军事动作越来越密集,2024 年全年紧急升空拦截任务就有 704 次,58% 都集中在这一片。 但明眼人都能看出来,这是 “打肿脸充胖子”。这次拦截的 F-15J 战机早就超期服役了,频繁升空已经让不少战机面临提前退役风险。 外界猜咱们出动的可能是无侦 - 7 或者无侦 - 8 无人机 —— 无侦 - 7 能在 2.6 万英尺高空飞 40 小时,无侦 - 8 速度超 3 马赫,高度能到 2 万米,日本战机根本追不上,雷达也锁不住。这种情况下还要强行拦截,说白了就是演给国内和盟友看:“你看,我没怂”。 更深的算计,是给美国递 “投名状”。这两年日本跟着美国搞 “印太战略” 越来越紧,2025 财年还搞了 7 个月的 “印太部署”,派准航母 “伊势” 号去参加美澳主导的 10 多场军演。 日美最近的联合演习直接把中国当成 “假想敌”,预设剧本就是 “台湾发生紧急事态”。 咱们的无人机在近台海域活动,刚好戳中了美日的 “敏感神经”。日本急着拦截,就是想向美国证明:“在台海问题上,我跟你一条心”,好换更多军事合作和话语权。 毕竟现在日本正想修改 “防卫装备转移三原则”,还盼着北约能加大在印太的部署,这些都得看美国脸色。 还有个藏得挺深的目的:试探中国的底线和军力虚实。日本防卫省早就盯着咱们的无人机了,去年 12 月、今年 6 月和 9 月,在钓鱼岛周边都发现过中国无人机活动,还故意把侦察型的 BZK-005 说成是能挂导弹的 “翼龙”,炒作 “安全威胁”。 这次拦截也是一样,表面是阻止,实则想摸清咱们无人机的飞行路线、电子信号特征,甚至测试自家雷达和战机的反应能力。 可惜偷鸡不成蚀把米 —— 连机型都识别不出来,反而暴露了与那国岛、石垣岛的雷达网存在大漏洞。这就像想摸底考试却交了白卷,自己的短板全露出来了。 最关键的是,这事儿背后藏着日本军事扩张的野心。从修改 “安保三文件” 把中国定为 “最大战略挑战”,到在宫古岛、石垣岛部署 12 式反舰导弹封锁中国海军出海口,再到成立 “统合作战司令部” 整合军力,日本早就不是 “专守防卫” 了。 近台海域是西太平洋的海空门户,谁控制这里谁就有主动权。日本想通过拦截无人机、部署导弹这些动作,慢慢把势力范围往台海延伸,甚至想在未来冲突中 “插一脚”。 但这根本不现实 —— 咱们的无人机这次是 “贴脸飞行”,来回两次都在日方导弹射程边缘,等于明着告诉他:“你的部署我们看得一清二楚,真有事这些目标第一个被端掉”。 说句实在的,日本这波操作更像 “自我消耗”。F-15J 升空一次成本就得几十万美金,天天这么紧急起飞,战机寿命耗不起,飞行员也扛不住。 反观中国,无人机常态化巡航不仅掌握了空域主动权,还能收集日方雷达信号,为电子战攒数据。这种 “以逸待劳” 的博弈,日本根本耗不过。 中国海军专家邢广梅说得很明白,钓鱼岛、近台海域本来就是咱们的主权范围,无人机巡航是正当权利,日本要是真敢动手,后果绝对不是他们能扛的。 现在的局面很清楚:日本想靠美国撑腰、靠摆架子刷存在感,但实力差距摆在这儿。 这次拦截事件与其说 “对华示强”,不如说暴露了他们的焦虑 —— 看着中国军力越来越强,自己只能靠这种 “小动作” 找安全感,可这安全感,从来都是靠实力不是靠表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