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天警示!俄乌战场传来血的教训,我们最先进的歼20,绝不能再抱着火箭弹不放了,打了快四年的俄乌战争,把现代空战的残酷真相彻底揭开。俄军那些被吹成“空中王牌”的战机,一架接一架往下掉,不是被防空导弹炸成火球,就是摔在田野里变成一堆废铁。 就说俄军那苏 - 34 战斗轰炸机,战前好歹也是号称 “空中王牌” 的主儿,140 架的家底看着挺厚实,结果打到现在至少折了 20 架,四分之一的损耗率快赶上消耗品了。 2023 年 12 月赫尔松那回更离谱,一天之内 3 架苏 - 34 被乌军的 “爱国者” 防空系统揍下来,现场火光冲天,降落伞飘得跟招魂幡似的。到了 2024 年 2 月更惨,短短 12 天又摔了 8 架,这哪是打仗,简直是给乌军送军功章。 更讽刺的是,2025 年 9 月扎波罗热上空,一架苏 - 34 还没等投弹就被乌军的 F-16 用 AIM-120C 空空导弹盯上,连挣扎的机会都没有就炸成了碎片。 按理说苏 - 34 的设计不算落伍,主打超低空高速突防加精准投弹,机身还有 17 毫米厚的钛合金澡盆装甲保命,可偏偏被俄军用成了 “低空靶机”。 根子说白了就一个:精确制导弹药不够用,只能抱着非制导炸弹和火箭弹硬上。美国《福布斯》早在 2022 年就披露,俄军打了 1200 多枚导弹后就闹起了精确弹荒,不得不大量用 “哑弹” 凑数,连宝贵的 “匕首” 高超音速导弹都拿来炸燃料库这种低价值目标,纯属杀鸡用牛刀的无奈之举。 没有精确弹加持,苏 - 34 就得降到低空扔炸弹,这可不就成了防空导弹的活靶子?要知道乌军手里不光有美制 “爱国者”“NASAMS” 这些高端货,连中国 15 年前的老款飞弩 - 6 防空导弹都能轻松击落俄军 “口径” 巡航导弹,对付低空飞行的苏 - 34 更是手到擒来。 更要命的是,现代防空网早不是单靠一两件武器撑着的。乌军把 “NASAMS” 这种能守护华盛顿的 “防空保险箱” 拉到前线,再配上北约的情报支持,俄军战机几点起飞、从哪个方向来都被摸得一清二楚,简直是守株待兔。 2022 年 11 月巴赫穆特上空,连苏 - 35 这种机动性更强的战机,都被 NASAMS 导弹精准锁定击落,飞行员连逃生的机会都没有。 这还不算那些单兵便携式导弹,毒刺、飞弩 - 6 到处都是,士兵躲在草丛里就能给低空飞行的战机致命一击,苏 - 34 就算有钛合金装甲,也架不住导弹从侧面钻空子。 反观美军早把这点想明白了,海湾战争后就全力搞精确制导武器,JDAM 联合制导炸弹把普通航弹改成精准杀手,从 24 公里高空投下误差才 13 米,F-22、F-35 出门全挂这种家伙,根本不用冒险低空突防。 人家打了几十年仗,战机战损率低得吓人,靠的就是 “防区外精准打击” 这招,哪像俄军这样拿着先进战机玩 “低空投弹秀”。 再看咱们的歼 20,那可是五代机里的佼佼者,隐身性能、超视距感知能力都是顶尖的,设计初衷就是靠隐蔽性在千里之外取敌首级。 要是真抱着火箭弹不放,简直是自废武功 —— 火箭弹射程近,必须低空发射,一露面隐身优势全没了,RCS 雷达反射截面飙升,跟举着灯笼跑夜路没区别。 2025 年公开的歼 20 “野兽模式” 多霸气,外部能挂 14 枚中远程导弹,腹舱内置精确制导武器,跟苏 - 34 的外挂铁炸弹形成鲜明对比。 西部演习里,歼 20 都能和舰载机联动共享数据,远程锁定海面目标,精确打击率比以前提升 30%,这才是五代机该有的样子。 俄军的教训摆得明明白白:现代空战早不是 “战机 + 火箭弹” 的老套路,而是精确制导弹药和体系作战的较量。手里没精准家伙,再先进的战机也只能当靶机;明明有隐身王牌,偏要学人家玩低空突防,那不是勇猛是愚蠢。 歼 20 要是真犯了这糊涂,别说对不起研发时的心血,恐怕连俄乌战场那些坠落的苏 - 34 都得笑话 —— 毕竟没人愿意看着金凤凰变成插着火箭弹的老母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