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市早苗首相之位不稳啊,日本维新会有可能会退出执政联盟。 大家不要误会,维新会威胁倒阁,原因不是高市言论触怒中国,和本届政府对华态度不是主要原因,而是日本维新会与自民党就减少国会众议院议员数进行的谈判进展不顺利,目前日本国会众议院465个议席中,自民党有196席,日本维新会有35席。 维新会不参加内阁,他关注的是大阪和自身政党的利益,减少议员是合作前就谈好的条件。现在高市内阁有点不稳,他们肯定要急于让高市内阁兑现承诺。 当然维新会也是极右翼,他们不会接受高市对华妥协道歉。但是,把高市内阁答应他们的东西给落实了,这才是他们最急迫和最重要的诉求。 如果真退出执政联盟,日本政坛可就热闹了! 说起日本维新会,很多人对它的印象可能还停留在那个以大阪为老巢,喊着改革口号的“在野党”。但实际上,在当前的政治格局下,它扮演着一个极其微妙的角色。 它不入阁,不直接分担执政责任,却又在国会里给自民党提供关键的支持,这种“阁外合作”的模式让它拥有了相当大的话语权。 现在国会众议院总共465个席位,自民党自己占了196席,看似不少,但离能稳稳掌控一切还差得远。维新会的35席,就成了天平上那颗至关重要的砝码。这35票,投你是你,不投你,高市首相的日子就难过了。 那么,为什么削减议员名额这件事,能让维新会如此较真,甚至不惜撕破脸?这得从维新会的“立身之本”说起。 这个政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打着一面鲜明的旗帜:政治改革、精简机构、打破官僚和政客的铁饭碗。削减冗余的国会议员,正是他们向选民展示自己“说到做到”的核心承诺。 尤其是在他们的大本营大阪,选民们支持他们,就是看中了这股敢跟传统政治势力叫板的劲头。 如果当初合作时谈好的条件现在成了空头支票,维新会不仅没法向自己的支持者交代,更会动摇其政党的根基。这已经不是简单的政策分歧,而是关乎政治信誉的生死问题。 所以,现在维新会跳出来发难,逻辑就非常清晰了。他们看到高市内阁根基未稳,正是兑现承诺的最佳时机。你高市需要我的票来维持运转,那你就得先把答应我的东西给落实了。 这是一种典型的政治交换,赤裸裸,但也很现实。至于高市早苗那些可能触怒中国的言论,或者说整个内阁对华的强硬态度,对于维新会来说,更像是一个“锦上添花”的附加项。 他们本身就是极右翼色彩浓厚的政党,在对华问题上只会比自民党更强硬,绝不可能接受任何形式的妥协或道歉。但这并非他们此刻最核心的诉求。 说白了,先把削减议员这笔“账”结了,咱们再谈别的。如果连这个都办不到,那所谓的“共同价值观”也就成了空话。 反观高市早苗这边,她也是骑虎难下。答应维新会?这无异于在自民党内部引爆一颗炸弹。削减议员名额,意味着要砸掉一大批现职议员,甚至是党内大佬支持者的饭碗,这在任何政党内部都是天大的阻力。 自民党内部那些等着升迁或者保住位置的人,怎么可能轻易同意?高市要是强行推动,必然会激起党内巨大的反弹,搞不好自己的首相位置先被自己人给掀了。 可不答应呢?维新会一旦退出执政联盟,高市内阁立刻就会变成一个“少数派政府”。 届时,任何一项法案的通过都将变得异常艰难,预算案可能卡在国会,反对党会抓住机会穷追猛打,随时可能提出不信任案。整个日本政坛,瞬间就会陷入一场谁也无法预测的混乱之中。 这盘棋下到这里,每一步都充满了变数。维新会是真的准备鱼死网破,还是仅仅以此为筹码,逼迫高市在其他方面让步?高市又会在党内压力和执政危机之间,做出怎样的抉择? 她会不会为了保住首相大位,冒险解散众议院,提前举行大选,试图用民意来压倒一切? 这场围绕着几十个议员名额的政治博弈,牵动的却是整个日本未来几年的政治走向。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恐怕连局中人都难以预料。 你觉得,高市早苗会为了保住内阁,向维新会妥协吗?还是说,一场更大的政治风暴正在酝酿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