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通州区次渠中学首届科技节暨首批科学教育实验校启动仪式

中教优创 2024-04-13 06:47:20

2024年4月12日,“科技逐梦,蕖英绽放,科技创新,强国有我”——北京市通州区次渠中学作为教育部首批科学教育实验校之一,以科技节的方式,举行了隆重而又热烈的启动仪式。

北京教育学院副院长汤丰林,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所所长李卫东,北京师范大学科教院工程技术中心主任李朱峰、副主任陈蕾,北京科学中心副主任张永锋,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传媒工委会秘书长邢学勇等嘉宾;通州区教委副主任袁静华,通州区台湖镇副镇长郝玥,通州区教委中教科科长张旭东、宣传科科长王川、小教科尚鑫老师,手拉手校——北京市第五十中学校长张威,区域内友好校代表——北京市景山学校通州校区校长宋海红、北京市通州区台湖中心校校长郝冬华、北京通州区潞河附属次渠家园校区校长商学芳等领导,外聘教师代表、民盟天文科普专家韩春来老师以及次渠中学全校师生及家长代表共计750余人参加了此次活动。

2024年1月,教育部启动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校申报工作,次渠中学主动申请,并成功获批。

本次活动旨在以跨学科学习与实践活动成果展示,让学生从多学科融合、项目式学习与小发明课程学习中发现各种现象及问题,并通过问题的调研、分析与解决,充分展示科学方法论带给学生的学习优势,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科学研究习惯,感受科学、科技教育的魅力。

协同融合育蕖英

次渠中学校长致欢迎词

次渠中学李万峰校长在致词中表示:“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学校虽然地处农村,条件有限,但报国之心不减,作为实验校,已经制定了次渠中学科学教育课程体系框架和实施方案,申报了“农村初级中学创新人才培养路径的研究”课题,希望通过今天的专家论证,再通过三年的实践完善,成为学校“生命绽放”课程体系中最重要的一部分,以实现培养“蕖英少年”——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目标——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颁奖仪式

台湖镇主管教育副镇长郝玥宣读2023-2024学校科技教育突出贡献奖获奖教师名单和学年校园十佳科技之星名单,通州区教委中教科科长张旭东、宣传科科长王川分别为获奖师生颁奖。

次渠中学优秀科技教师

次渠中学校园十佳科技之星

领导讲话

北京教育学院副院长汤丰林指出,实验校工作的开展要守好学校教育主阵地,统筹推进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盘活校内外优质资源,实现学生需求与教育供给平衡,明确目标,贯通培养,提升科学素养。

北京师范大学科教院工程技术中心主任李朱峰指出,科学素养和科技创新能力形成需要“长周期、贯通式、深入型”培育,需要通盘考虑科学教育育人目标的连贯性和一致性,关注小初高学段衔接。以新课标核心知识与特色应用场景有效结合,打造衔接、连贯、进阶式的一体化课程,基于体验、自主探究或项目式学习等方式,构建多维立体、富有特色的育人模式,系统深入进行创新思维的培养。这种培养模式能使学生专心致力于兴趣、潜能的激发,并逐步走向领域深化的道路。

通州区教委副主任袁静华指出,科学教育实验校是机遇,也是挑战。要认真思考如何在“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的加法,要特别重点关注:课程建设、实验教学、资源拓展和多元评价的实践探索和深入研究,探索出科学教育实施的有效途径,形成可推广的典型经验,切实发挥实验校的辐射引领作用!

科学秀表演

网红戴维博士实验室展开趣味化实验秀,有趣的化学实验激发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培养同学们的思辨能力,成为同学们心中的“化学魔法师”。

无人机是新时代追梦少年探索科技世界的新通道,无人机编队飞行表演,让同学们零距离感受科技的魅力,呵护每颗想要探索世界的好奇心,助力每个炽热的科学梦!

学科融合提素养

播撒科学的种子!学校项目式学习与科技课外小组为同学们带来了25项跨学科学习与实践活动成果展示。其中包括智能月球车、智能博物之博识万物、意念无人机、人形机器人舞蹈、VR体验、围棋筛选器、仿生机械手臂、智能垃圾桶、智能循线小车、智能家居、鲸鱼机器人奥运闭幕式表演、中鸣机器人星际穿越、天文望远镜观测、建筑模型、航海模型、车辆模型、航空模型、物理学、生物科学之校园植物科普、科技小制作小市集、科幻画成果等21项互动项目,还有航空模型放航体验、车辆模型行驶体验、航海模型放航体验、投石车投掷体验4项体验项目。

全体师生、与会嘉宾和家长代表一同走进互动体验区,感受科学的魅力!互动体验项目也激发了学生的科学兴趣,提升了他们的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

课程引领育新人

次渠中学是通州区民盟天文科普教育基地示范校,科技节上邀请民盟天文科普专家韩春来老师为天文课外小组同学,在次渠中学操场进行天体观测与指导,并邀请对天文感兴趣的学生家长一起共同参与了活动。

课程引领育新人

科学教育课程是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的关键载体。完善课程体系建设,需要注重学段纵向衔接、学科横向融通、课内课后协同配合。次渠中学科学教育实验校建设实施方案及课程、课题论证会在科技节的第二阶段进行。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所所长李卫东、北师大科教院工程技术中心主任李朱峰、副主任陈蕾等专家进行论证和指导。各位专家对实施方案和课程框架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围绕学校课题进行了深入的指导。

李卫东所长指出,科学教育要拓宽视野,把课题研究的意识贯彻下去。要将大科学教育观作为线索,充分整合各方面的资源,关注家校社协同。

李朱峰主任指出,建设科学教育实验校要从“资源保障”、“科学教师培养”、“学科教学”、“场景”、“学生多元评价”五个维度推动,可以建设科学教师培训基地,发挥实验校辐射作用,同时要注重成果的在线化和可视化。

陈蕾副主任指出,课程体系要形成二维图,横坐标就是学科核心知识,纵坐标就是运河人文科技主题。要形成培养进阶,既要不断深化主题,也要形成特色。

次渠中学的科学教师表示:将会以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校实验启动仪式为契机,积极探索科学教育实施的有效途径,努力形成可推广的典型经验,切实发挥实验校的辐射引领作用,为科学教育高质量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0 阅读:3

中教优创

简介:发现优质教育时讯,展现学校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