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100的远视储备撑了3年,这5个保护视力的方法,很管用!

墨仔妈妈育儿 2024-03-08 16:23:44

我自己是1000度的超高度近视加高度散光,儿子大概率会遗传我的近视和散光。

果不其然,儿子天生高度散光,3岁多就已经带上了散光眼镜,左眼远视储备只剩100,右眼远视储备只剩75。

医生要求我们严格执行近视防控,否则儿子很有可能在上小学前就近视了。

于是我们就开始了漫长的近视防控之路,不仅要防控近视,还要防控散光避免形成弱视,我的压力和焦虑可想而知。

我们每3个月去复查一次,每次去都能看到人山人海的场面,到处都是家长和孩子,不得不令人感叹,近视的小孩子实在太多了!

据国家卫生健康委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青少年近视率目前已经排名世界第一了。每一个近视的孩子后面,都是一对焦虑的父母。

著名眼科医生陶勇在他的科普视频里说过:低龄近视的孩子,成年之后患上高度近视的可能性会大大增加。

而600度以上的高度近视往往伴随着视网膜病变甚至脱离,光斑变性、青光眼等一系列致盲性眼底病发生的风险。

可见,近视不光是配一副眼镜就能解决的轻松事,我们家长真的要重视近视,系统了解近视防控。

网上有个图展示了不同近视程度的人眼里的世界,我把这个图拿给儿子看,儿子非常同情的看着我说:妈妈,你的眼睛怎么这么差啊。

我叹了口气说:对啊,妈妈也很后悔啊,没有保护好自己的眼睛。

一、为什么孩子很容易就近视了

医学上公认造成孩子近视原因有4个

1、先天性因素

2、遗传因素

3、眼睛缺乏营养

眼睛发育需要叶黄素、DHA、ARA、玉米黄质等重要的营养物质,这些营养虽然都能从食物中获得,但很多孩子挑食导致营养摄入不足。

4、户外时间太少

现在的孩子卷学习,很多放弃了户外,户外简直就是奢侈品。

5. 近距离用眼过度

只要是用眼睛看东西,无论是学习还是玩,只要不控制距离和时间,很容易近距离用眼过度,先是出现假性近视,最后发展为不可逆的真性近视。

前2个因素不是每个孩子都会碰到的,但后3个因素却是每个家庭都躲不过的,防不胜防。

二、3年跑了12次医院,医生说的5个护眼重点,很管用(少走弯路看这里!)

自从儿子确诊了高度散光,远视储备岌岌可危以后,我就开始打听哪个医院的哪个医生更靠谱。

后来找到了一个比较高端的私人医院,挂了眼科主任的号,从此开启了每3个月一复查的护眼之路。

粗略得算了一下,我们已经跑了12次医院了,现在看来,这些都是值得的,因为我们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成功:

散光控制的很稳定,没有继续加深,也没有出现弱视(高度散光最大的危害在于导致弱视,往往很严重了才会被发现),100和75的远视储备硬是撑足了3年,目前还没有近视。

对于我家这种遗传在先的近视高风险孩子,这个控制结果已经相当不错了。

下面就是眼科主任一直嘱咐我们要坚持做的5个护眼重点,我分享在这里,希望能帮到大家:

1、要想眼睛好,就不能只关注眼睛

我之前一直认为视力不好,就仅仅是“眼睛”这个器官不好,后来带儿子看医生才知道,我的这个认知是不够全面的。

医生给我们科普说:我们能看到东西,并不是眼睛这个器官在独挑大梁,而是眼脑协同工作的结果。

眼睛就是一个照相机,将物体反射的光线信号聚焦在视网膜上,再通过视网膜上的神经传导给大脑的神经系统,我们最终就看到了物体。

看东西其实是用大脑在看,眼球只是负责传输信号。

我们不仅要关注眼睛的健康发育,还要关注大脑的健康发育,眼脑要共同发展。

这个观点引起了我的反思,我之前非常关注儿子的眼睛营养摄入,因为儿子不爱吃蔬菜、比较挑食,所以我偶尔会给他吃叶黄素。

现在看来,DHA也是要吃够的,因为DHA是视网膜和脑神经的重要组成部分,堪称脑黄金,我只注意其一,所以开始效果一般。

但是问题又来了,我儿子吃肉也很一般啊,富含DHA的鱼肉都不爱吃,再者,现在海洋污染情况严重,海产品的安全系数着实令人堪忧。

医生告诉我,如果孩子挑食,可以选择补剂来保障叶黄素和DHA的摄入量。

我对比了很多家产品,最终敲定了健乐视小怪兽叶黄素酯。

敲重点说一下,我这次选择的是“叶黄素酯”,而非“叶黄素”。

因为叶黄素酯和叶黄素的功能一样,都是构成视网膜黄斑区的重要色素,但叶黄素酯比叶黄素的稳定性和吸收率更高。

之前给儿子吃的都是叶黄素,估计很大一部分都损耗了。

眼睛营养跟上了,大脑营养也不能落下,毕竟大脑也在看东西嘛。

健乐视是懂得这个原理的,将自主培养的、安全干净的DHA也添加进来了。

除此之外,还有ARA、玉米黄质、欧洲野樱莓等营养,真的是非常全面的护眼营养供给了。

有一个很多父母都不知道的隐蔽知识点,我也是查了科普才知道的:

DHA是一种多不饱和脂肪酸,很容易被氧化,被氧化的DHA就无法促进视网膜和视神经的发育,而叶黄素酯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性,能够稳定DHA。

已有研究证实了DHA和叶黄素的协同作用,双黄金加成是促进脑视力发育的黄金搭档。--《Experimental Eye ResearchVolume》 一视网膜中央厚度与黄斑色素光密度正相关》

孩子把叶黄素酯和DHA同时吃下去,就能大大提高身体对DHA 的吸收率,让营养摄入事半功倍。

我家的健乐视就放在餐桌上,儿子自己每天吃2片,都不用我提醒,他说酸酸甜甜的真好吃。

每次看到儿子吃健乐视,我都如释重负,感觉近视防控工作又推进了一小步。

2、能户外就别呆在家里,能远眺就不近看

医生告诉我,如果让儿子长时间呆在室内,125的原始储备很快就见底。

于是我就给幼儿园说明了原因,从小班起,儿子就只上半天幼儿园,中午12点,我准时接他出来开始户外,一直玩到下午4点再回家,确保每天的户外时间达到3-4个小时。

不过这个操作可能不适合双职工家庭,那就尽量在孩子放学后、周六日、寒暑假等假期拉长户外。

3、家中光源不合格,果断换,别心疼钱

我家朝向不好,大白天里客厅都是暗的,所以我会一整天都开着灯,但是我家灯的照度不合格,儿子总在不合格的光线下看书、画画,太伤眼睛了。

于是我果断换掉了儿子书桌上的台灯以及客厅书房的吸顶灯,改用全光谱、高照度、低色温的护眼灯,确保儿子在近端用眼的时候,光源能最大限度接近阳光。

《大国护眼政策》一书中对家中光源的改造意见是:

全光谱:Ra>90,R9>90,

吸顶灯:7w/㎡

台灯桌面:照度900-1500lux,色温4000k为宜,白天5000k,夜晚不超过4000k。

大家可以对照这个标准来检查一下自家的光源,如果不合格,那就果断换,千万别心疼花钱,这都是小投资大回报。

4. 尽早给孩子建立屈光档案,别嫌费事

我给儿子准备了两套屈光档案,一套手机里的电子档案,一套纸质的,每次去复查都会带上,医生还夸我是个认真仔细的妈妈(一脸骄傲)。

屈光档案是近视防控的重要工具,医生需要根据孩子之前的检查数据来判定目前的防控手段有没有效果,发展趋势是什么。

我们一定不要嫌麻烦,每次检查完眼睛要第一时间把数据录入电子的系统里哦。

5. 用眼姿势要盯紧,用眼强度要严控

孩子们总免不了要近距离用眼,那我们就要从用眼姿势和用眼强度来防控。

我会每隔20分钟就提醒儿子站在窗户远眺,让他盯着6米之外的房子或树木,充分放松眼睛至少20秒,也就是20-20-20原则。

保持一拳、一寸、一尺的正确用眼姿势,避免弯腰歪头等伤害视力的姿势出现。

事实证明,近视防控的确是一个有科学、有系统的大工程,我们只要改变能改变的,控制能控制的,就一定能为孩子的眼睛保驾护航。

8 阅读:1355

墨仔妈妈育儿

简介:专注婴幼儿睡眠知识、母乳喂养知识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