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科大登顶,18所“双非”进100强,软科2024中国大学排名发布

史海流年 2024-04-18 17:18:20

双非院校,全称为“非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和非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指的是除“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之外的高校。这些学校大部分是地方上的知名大学和拥有特定学科优势的高校。

在中国的高等教育体系中,重点高校被视为“高地”,而双非院校则处于相对劣势。然而,随着社会对高等教育质量的关注度不断提高,以及对学生综合素质和实际应用能力的要求不断增长,双非院校的地位逐渐得到提升。

这些院校往往在某些学科领域有着出色的师资力量和教学设施,并且在培养应用型人才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因此,许多双非院校成为了社会各行各业所需的人才培养基地,为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一、《2024年软科中国大学排行榜》排名前十的高校分析

2024年4月18日,《2024年软科中国大学排行榜》在软科官方网站隆重发布。

清华大学排名第一位,北京大学排名第二位,浙江大学排名第三位,上海交通大学排名第四位,复旦大学排名第五位,南京大学排名第六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排名第七位,华中科技大学排名第八位,武汉大学排名第九位,西安交通大学排名第十位。

与《2023年软科中国大学排行榜》相比,前十名没有发生任何变化。这充分反映了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等C9联盟高校,湖北省高校中的“双子星座”,在中国高校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二、《2024年软科中国大学排行榜》,“双非”高校南方科技大学登顶第一

从《2024年软科中国大学排行榜》上,我们可以看到,在“双非”高校中,南方科技大学排名第34位,“双非大学”排名第一位。上海科技大学排名第42位,“双非大学”排名第二位。两所科技大学引领“双非高校”排行榜,当然,这也与南方科技大学、上海科技大学均在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评估中,被评估为“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密切相关。

令人印象深刻的是,浙江工业大学排名第64位,“双非院校”排名第三位。浙江工业大学在浙江省高校中,排名第二位,显示了浙江工业大学的实力。

深圳大学排名第72位,“双非院校”排名第四位。深圳大学在近期国内高校的排名中有所下滑。在《2024年ABC中国大学非“双一流”建设高校排名》中,深圳大学还排名全国“双非院校”第二位。

在《2024年校友会中国“双非大学”排名100强》中,深圳大学排名全国第86位,排名“双非大学”第13位,这个排名令人惊讶。

宁波大学排名第78位,“双非院校”排名第五位。作为浙江省三所“双一流建设高校”之一,宁波大学近年来取得的进步,令人瞩目。江苏大学排名第80位,“双非院校”排名第六位。

扬州大学排名第82位,“双非院校”排名第七位。南京邮电大学排名第85位,“双非院校”排名第八位。福建师范大学排名第87位,“双非院校”排名第九位。浙江师范大学排名第88位,“双非院校”排名第十位。

南京工业大学排名第89位,“双非院校”排名第11位。首都师范大学排名第91位,“双非院校”排名第12位。南京林业大学排名第93位,“双非院校”排名第13位。华南农业大学排名第94位,“双非院校”排名第14位。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排名第97位,“双非院校”排名第15位。

广州大学排名第98位,“双非院校”排名第16位。河南大学排名第99位,“双非院校”排名第17位。广东工业大学排名第100位,“双非院校”排名第18位。

三、在评价多元化的今天,我们如何正确看待和客观评价“双非院校”

在高等教育日益普及的今天,我们时常会听到“双非院校”的说法,它通常指的是那些非“985”也非“211”工程的普通本科院校。面对这样的标签,我们该如何正确看待并客观评价“双非院校”呢?

第一,“双非”只是一个标签,它并不能完全代表一个院校的办学水平和综合实力。

我们不能仅仅因为一个学校是不是“985”或“211”就轻易地对它做出评价。事实上,许多“双非院校”在某些专业领域也有很高的学术水平和教学质量。

比如:在《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初评通过项目排名中》,燕山大学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奖的一等奖,而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的高校仅有浙江大学和燕山大学。

在国家科技进步奖的排名中,浙江工业大学、吉林农业大学等“双非院校”获得了全国一等奖,获得全国一等奖的高校只有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四川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等6所院校。

第二,作为网友,还应该关注学校的实际办学条件和师资力量。

一个学校的师资力量、科研实力、教学设施等都是评价一个学校好坏的重要因素。我们不能仅仅依据一个标签就忽略这些实际的东西。比如:南方科技大学、西湖大学等高校,这些高校的师资力量非常强大,拥有世界级的科学家和世界级的顶级教授。

第三,“双非院校”也有其独特的优势。

比如,他们通常更加注重与社会的联系,更加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这也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实践机会和就业渠道。因此,“双非院校”的社会实践能力方面,或许比985工程大学、211工程大学的学生,更有创新能力。

第四,我们要看到“双非院校”在学术研究和社会服务方面的贡献。

许多“双非院校”在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的研究成果和人才培养质量也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比如上文中提到的燕山大学、浙江工业大学、吉林农业大学、南京工业大学、河南农业大学、深圳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西安理工大学、浙江理工大学,等等。

网友们必须摒弃对“双非院校”的刻板印象,以更加开放和包容的心态去看待它们。在评价一个学校时,我们应该全面考虑各种因素,而不是仅仅依据一个标签就做出判断。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做到客观、公正地评价每一个学校,也才能为学生提供更多、更好的选择。

3 阅读:887

史海流年

简介:教育教学,高考志愿,强基、综评、三一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