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羿射日典故里后羿射的是什么东西?

山海经异闻录 2024-04-14 01:28:41

远古的时候,大地出现了严重的旱灾。炎热烤焦了森林,烘干了大地,晒干了禾苗草木。天空中出现了 10 个太阳,它们轮流跑出来在天空执勤,照耀大地。有时,他们甚至一起出来,这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为了拯救人类,后羿张弓搭箭,向那 9 个太阳射去。只见天空出现爆裂的火球,坠下一只只三足乌。最后,天上只留下一个太阳。

金乌,又名三足乌、阳乌、赤乌、踆乌,是中国神话体系中的神鸟。

传说太阳的中央有一只金黄色的三足乌鸦,于是古人就把金乌作为太阳的别名,也称作赤乌、三足鸟。唐朝诗人韩愈的诗:“金乌海底初飞来”意思就是指太阳刚从海底冲出来。根据《山海经》等古籍的记载,中国远古神话中的十日是帝俊与羲和的儿子,它们既有人与神的特征,又是金乌的化身。传说在辽阔的东海边,有一棵神树扶桑,树上栖息着十只三足乌鸦,它们每日轮流上天遨游,三足乌鸦放射的光芒,就是人们看见的太阳。其形象产生于新石器时期先民的太阳崇拜与鸟崇拜,主要形象构件为圆形与三条直线。随后在战国文献中演变出了居于太阳中的乌鸟与背负着太阳的乌鸟两种形象。西汉时,随着西王母信仰的发展壮大,金乌与其使者青鸟的形象发生了混同。直至唐朝时,人们所称的“金乌”才大量在文学作品中出现。其造型部分与现实中的乌鸦类同,部分又近似人们刻画的凤鸟。部分是二足的,部分是三足的

古人具有将三足乌与太阳相联想的自然倾向,也因三足乌与太阳密切相关,其往往被古人视为神圣的象征。直至现代,金乌已经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它在少数民族、日本、高句丽的神话故事中均有体现;在诗歌、小说中均被提及;成都大运会的会徽也采用了金乌的形象。因为地域的原因,在中原汉族和周边区域的少数民族中衍生出多种有关金乌的神话传说,多出现在《楚辞》《山海经》《淮南子》《汉武故事》等文献中。

金乌被视为一种神圣的存在,其形象在人们的思想观念中逐渐发展并得到广泛认可。《史记·龟策列传》中记载了孔子对于三足乌的评论,认为它具有知晓吉凶的能力,太阳受制于它的存在:“孔子闻之曰:‘神龟知吉凶,而骨直空枯。’日为德而君于天下,辱于三足之乌。月为刑而相佐,见食于虾蟆。”太阳作为德行的象征,必须受到三足乌的制约。这种观念在汉唐时期持续流传,并在正史中得到体现。其中记载了一些与三足乌有关的事件,比如《晋书·天文》:“穆帝永和八年,……日暴赤如火,中有三足乌。”《北史·周本纪》提到北周大象元年二月期间,太阳出现了乌色,与三足乌的形象联系在一起:“日出、将入时,其中并有乌色,大如鸡卵,经四日乃灭。”这显示了古人将三足乌与太阳相联想的自然倾向。

因为三足乌与太阳密切相关,古人将它视为神圣的象征。三足乌的降临被赋予了“天降神鸟”的意义,并且象征着吉祥。自先秦时起,三足乌的这种“降临”就和王朝政治紧密结合,被视为上天授予统治权的征兆。《尚书大传》曰:“武王伐纣,观兵于孟津,有火流于王屋,化为赤乌,三足。”天降三足乌表明上天对武王伐纣一事的认可,使之更加合理、合法。这种思想观念在汉代谶纬思想的迎合下,得到了广泛传播。《尚书刑德放》记:“火者,阳也。乌有孝名,武王卒大业,故乌瑞。”《尚书中候》又记:“周太子发渡孟,天止于王屋,为赤乌。”对应文意,此“乌”应都为三足乌的简称。太阳在古人眼中是天上的君,“天降三足乌”其实指的是天降太阳的化身,所以三足乌才带有如此浓重的祥瑞色彩。《佐元直指》中把“金乌星”作为吉凶神刹来介绍,也是认可其具有超越性的力量。

0 阅读: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