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养生效果的又一个难点在于——滋味不绝,也就是饮食没有节制

初见李 2024-04-14 21:06:36

大家好,我是爱中医的李医生,养生是永恒的话题,其实还是要靠自己去体会,躬行,我从进入不惑之年,深感时光匆匆,所以还要学点新知识,每天哪怕读一页书,学一个观点,日积月累,也是会得到很多宝贵的健康常识!

今天我其实要说的是黄帝内经经常说的食饮有节,在探索养生的奥秘时,我们常常会遭遇一个看似微不足道却深深影响健康的议题——“滋味不绝”。这一概念源于古人的深邃健康洞察,它揭示了过度沉溺于美食可能带来的潜在危害。正如古谚所云,无度的食欲,无论是贪食还是偏食,都可能成为养护生命道路上的一大障碍。

明代的医学巨擘李梴在其经典之作《医学入门·保养说》中,对此提出了独到的见解:“能甘于淡泊,则五味的根本自然足以滋养五脏,无论老幼皆宜。”他倡导的“甘淡泊”并非意味着彻底放弃美食的乐趣,而是鼓励我们选择清淡的膳食,以保持五味的天然平衡,这样的食物更能滋养身体,适用于各个年龄段的人群。古代的医学典籍中,对饮食与健康的关系进行了详尽的阐述。

《黄帝内经》中有言:“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这句格言突显了饮食规律对健康的至关重要性,同时也警示了“滋味不绝”可能引发的健康隐患。

此外,《难经》也提出:“五味入口,藏于肠胃,味有所藏,以养五气,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这进一步阐明了食物对体内气机和谐的影响,暗示过度的口腹之欲可能破坏这种和谐。   唐代名医名医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亦有言:“饮食滋味,以养于生,食之有妨,反能为害。”这表明饮食的滋味虽能滋养生命,但若不加节制,反而会带来危害。

饮食首要之务在于清淡,过重的调味会对身体造成负担。清淡的食物能让身体更容易吸收营养,同时减少对肠胃的刺激。其次,饮食应适量且节制。过少则营养不足,过多则伤身。五味原有的自然本味足以滋补五脏,这是无论老幼都应遵循的原则。

从古代医学文献中我们可以领悟到,养生并非追求奢华的饮食,而是注重自然、简单。“滋味不绝”这一难,实则是在提醒我们要克制自己的欲望,遵循自然的规律。 在现代社会,美食的诱惑无处不在,我们更应当时刻铭记古人的智慧。学会控制自己的口腹之欲,选择清淡、适量的饮食,才能真正达到养生的目的,“滋味不绝”非但不是养生之法,反而是养生之大忌。

李医生由衷的告诫大家,我们应该借鉴古代医学的智慧,秉持“甘淡泊”的理念,适度且有节制地品尝美食,以此维护身体的健康与平衡。唯有如此,我们才能真正践行养生的真谛,享受到长久而健康的美好人生,践行之,共勉之!感谢阅读,您的关注,转发也是对我最好的支持!

(此处已添加书籍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0 阅读:0

初见李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