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小县城生活日记9:在县城,大部分年轻人不啃老没法生活

遇见小野 2024-03-18 17:20:49

01

我以前工作的单位有个编外人员,是个男生,性格挺好,长得也很好,是个95后,每个月实际到手就2000来块钱,他已经结婚有个小男孩。

熟络后什么话都可以聊,我们闲聊说起孩子的花销大,他很赞同,说孩子确实是吞金兽,过日子方方面面要花钱。我好奇问他,赚的够花不。他说,不够,日常生活主要靠啃老,孩子的花费基本是父母在承担。

他的父母工作都不错,还在上班没有退休,每月有不少结余,就都花在了孩子身上。

他看起来也不着急,每天上班能偷懒就偷懒,经常打游戏,也不打算出去换份工作或者考公考编之类,有个编制虽然赚的也不是很多,但起码比他当时的收入要高出一倍多,对要养家的人还是有吸引力的。

他父母给的很开心,他接受的也很开心。

02

我一个老领导也是这种情况,两口子一个月工资到手1万6左右,自己花的不多,基本上都贴给了儿子和2个孙子。

老领导很开心,觉得自己对家庭还有巨大的价值,反正将来都是儿子孙子的,与其等噶了后再给,不如现在直接给了还能换孩子个笑脸。

老领导当初力劝我找对象,不要讲究学历工作等,主要看男方家境,父母给力像他两口子一样,相当于家里有个小银行,生活有保障,要是家里太穷,指望自己攒钱买房还贷款,一辈子都吃苦受穷。

我当年视金钱如粪土,对这些言论嗤之以鼻,觉得靠父母生活算什么男人?这样没出息的男人不值得我托付终身。

靠老公也就罢了,竟然要靠老公的父母,手心朝上把主动权上交,看老公父母脸色行事,在家里那得多窝囊。

多年以后,我觉得我是属于没经过生活的毒打,不知生活的深浅。

我买了房买了车,不过过程很艰辛。

03

在县城生活了十几年,我看清了一个现实,那就是县城里百分之九十的人都勉强能赚个三四千的糊口钱,与个人能力关系不大,主要是产业经济水平和工资水平摆在这里。

赚的多的有吗?有,有人能月入过万、几万,但这部分人很少很少。

凭借这个收入自己买房买车,确实很难。大多数人工作没几年就会面临成家,房车大件是必不可少的,往往自己的积蓄少的可怜,只好由父母来出这部分钱。

很多人会说,非得买房买车才能结婚吗?不会再等等先租房吗?不会自己攒够了钱再结婚吗?好姑娘不会在乎你有没有房。

好的,请你去扒拉一个这样的好姑娘去。再说好姑娘凭什么要陪着一无所有的你吃苦受累还被当做理所应当?

结婚买房买车彩礼婚礼,可以掏空普通县城青年父母半生的积蓄。然而,这只是开始。

04

结婚之后,县城青年就能完全独立了吗?也很难。

县城只是房价便宜点,其他的消费全国都差不多。而且房价便宜,也是对应的工资低。大部分人是无法全款买房的,很多人还完房贷就只剩了千八百块钱。媳妇如果再因为生娃带孩子等原因没有工作,那这个家没有父母的资金支持就基本维持不下去。

北方传统观念重一些,爷爷奶奶带孩子基本上是理所当然。后来我发现,也不是传统观念的原因,是父母不帮着带,家也无法运转。父母不帮带,媳妇就得自己带,家里又少了份收入,家就无法运转。

很多人可能说,为什么不请保姆请育儿嫂?这和何不食肉糜是一个道理,连吃馒头都困难的情况下,你问他为什么不点外卖方便快捷美味。

所以,县城多数年轻人家庭无法不啃老,要么经济啃老,要么人力啃老帮带孩子,要么老人既要出钱又要出力,是孩子的发薪老保姆。

05

一人一个命,一人一个生活方式。

只要自己觉得合适,自己家和谐,那这样的家庭运转方式就是合理的。

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尽量让自己更强大一点独立一点,对父母的依附少一些,让他们能稍微轻松一点过晚年。

0 阅读:486
评论列表
  • 2024-04-01 06:48

    农村十八线县城人力啃老,周一到周五都是爷爷奶奶带娃,周末放假自己带,房子也是爷爷奶奶盖的

遇见小野

简介:世界很大很美好,向阳生长遇见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