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穴道养生:关门穴

姬圭晱 2021-06-10 07:44:54

关门为经穴名(Guānmén ST22)[1][2]。出《针灸甲乙经》。《千金翼方》作关明(《千金翼方》:“关明在梁门下、太一上一寸”)。属足阳明胃经[1][2]。关指关隘,门即门户,穴在胃脘下部,约当胃肠交界之关,如同门户,故名关门[2]。主治腹痛,腹胀,急慢性胃炎,胃炎,胃痉挛,急慢性肠炎,肠鸣,泄泻,食欲不振,水肿,脘腹胀满,绕脐急痛,身肿,泄痢,遗溺,便秘,痰饮,纳呆,胃痛,呕吐,遗尿,腹水等。

关门穴的功效与作用

关门有调理肠胃,利水消肿的作用。

关门有调脾胃、通肠腑的作用[2]。

关门穴承前穴之意,为胃气出入之处,交通开阖,有关出纳,有调理胃气之功,主治不思饮食[3]。

胃肠近旁各穴,多称门、称关,因其功用为交通开阖,有关出纳也。《黄帝内经素问》:“胃满则肠虚,肠满则胃虚。”刺本穴可以调胃,故以治痞满诸症。[3]

穴道主治病症

关门穴主治腹痛,腹胀,急慢性胃炎,胃炎,胃痉挛,急慢性肠炎,肠鸣,泄泻,食欲不振,水肿,脘腹胀满,绕脐急痛,身肿,泄痢,遗溺,便秘,痰饮,纳呆,胃痛,呕吐,遗尿,腹水等。

关门穴主治腹痛、腹胀、肠鸣泄泻、食欲不振、水肿[6]。

关门主治脾胃、肠腑等疾患:如脘腹胀满、食欲不振、绕脐急痛、身肿、泄痢、遗溺、便秘、痰饮等[2]。

现代多用关门治疗急慢性胃炎、急慢性肠炎等[2]。

关门主治腹痛,腹胀,肠鸣,泄泻,纳呆,身肿等[1]。

关门穴主治胃痛,呕吐,食欲不振,腹胀,腹痛,肠鸣,泄泻;水肿,遗尿[7]。

消化系统疾病:胃炎,胃痉挛,肠炎,腹水,便秘;

其它:遗尿,水肿。

穴道灸法

艾炷灸5~7壮,艾卷灸10~15分钟[2]。

艾炷灸3~7壮;或艾条灸5~15分钟[1]。

温针灸3~5壮,艾条灸5~10分钟。

穴道配伍

关门配中脘、足三里、下巨虚、关元,有健脾行气,和中消胀的作用,主治腹胀,腹痛,消化不良。

关门配中脘、足三里、上巨虚,治腹胀[7]。

关门配中脘、足三里、内关,治消化不良[7]。

穴道按摩

用食指指腹按压关门穴,每次3~5分钟,以有酸痛感为宜,可辅助治疗腹胀、腹泻、胃肠虚弱等症[8]。

相关文献摘要

《针灸甲乙经》:腹胀善满,积气,关门主之。身肿,关门主之。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治遗溺,善满,积气,肠鸣,卒痛,泄利,不欲食,腹中气游走,挟脐急,痃疟振寒。

《类经图翼》:积气胀满,肠鸣切痛,泄利,不食,走气挟脐急痛,痎疟振寒,遗溺。

《备急千金要方》:关门、中府、神门,主遗尿。

《备急千金要方》:关门,主身肿身重。

(声明:本文仅供学习、参考,必须在中医师当面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切勿盲目尝试!!!本文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诊断、治病和使用的根据。本文致力于提供正确、完整的健康资讯,但不保证信息的正确性和完整性,且不对因信息的不正确或遗漏导致的任何损失或损害承担责任。 本文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不能替代医生和其他医务人员的建议,如自行使用本文资料发生偏差,概不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2 阅读: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