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急于逼反马超等关内诸侯,都是十年前钟繇冒进战略惹的祸

白话三国正史 2023-02-10 23:27:32

钟繇奉曹操之命经营混乱的司州,拥有主断裁决之权,是位伟大的政治家,被比之为萧何,又是与王羲之齐名的大书法家,官至太尉、太傅,可谓出将入相,人臣之极。

但这样伟大的人物也有失误的时候,正是他十年前的一个冒进战略,让曹操不得不提前逼反关中诸侯。

钟繇与卫觊入潼关战略的争议

197年(《资治通鉴·汉纪五十四》),钟繇开始为司隶校尉,州治所设在洛阳。当时曹操控制的许都朝廷,对函谷关以西的弘农、长安影响很小。

199年(《资治通鉴·汉纪五十五》),卫觊被曹操派去镇抚关中(此时为函谷关以西,后面为潼关以西),他以古义对待诸侯,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于是建言让钟繇的司隶校尉府往西搬迁到弘农,对司州的统治跨进了一大步。

钟繇这期间在弘农华阴县修建了潼关,以防御关西诸侯。从此函谷关废弃,“关中”指潼关以西的三辅地区。

(钟繇经营司州由东往西分三步递进)

由于关中马腾等大小诸侯拥兵自重,不能信任,钟繇上书曹操请求带三千兵马入潼关,进驻残破的长安。

然后对外借助关中诸侯的力量讨伐张鲁,对内让这些诸侯把儿子送到朝廷做人质,以控制三辅,攻略益州。

曹操就让荀彧去问问早已调回许都的“关中通”卫觊,对钟繇上书的看法。

卫觊说关中这些诸侯安于现状,并没有什么大的野心。只要朝廷给他们厚加爵位,满足他们的洗白的愿望,没有特别大的变故,根本不用担心他们会反。放在天下将定时再处理就行了。

但是如果钟繇兵入潼关,按照他的设想讨伐张鲁。张鲁的汉中位于深山之中,道路不通,那些关中诸侯必然怀疑。一旦发生变故,这些诸侯依托险要的地势,而且兵强马壮,那就难办了!

(“关中通”卫觊指出钟繇战略的问题)

荀彧把卫觊的意见转告给了曹操,曹操觉得很有道理,但是考虑到交给了钟繇在司隶的自主大权,最后还是依从了钟繇的请求。

以上战略争议细节出自裴注《三国志·卫觊传》引《魏书》。

关中形势随时可能爆发,必须提前逼反关中诸侯

《三国志·钟繇传》中钟繇入长安,说服韩遂、马腾等诸侯送儿子到朝廷,在200年官渡之战前。

可见,钟繇入长安就在从洛阳搬到弘农的第二年,这步走得实在匆忙。

一晃到208年,曹操要大举南征刘表。八九年过去了,钟繇对关中诸侯的掌控并不见大进展,马腾等诸侯虽有遵从王命讨伐郭援、张白骑等叛乱,但却是首鼠两端(裴注《三国志·钟繇传》引司马彪《战略》)。

这些诸侯一直在提防压制钟繇的发展,而且立场很不稳定。所以曹操在出征前,对马腾非常不放心,一定要把他弄到邺城。(《三国志·张既传》)

因为对钟繇的提防猜疑,关中实际已经成了随时可能爆发的火山,被当年的卫觊全说中了。本来可以最后处理的关中,必须要在没有外敌的时机提前引爆,才能避免将来背后暴雷的可能。

另一方面,曹操先后在荆州和扬州南下的受挫,他也有了真要讨伐张鲁,从益州南下的打算。

但如果大军深入汉中,被关中诸侯截断退路,将是致命的。

(曹操调动兵马做出要攻打张鲁的样子)

211年三月,曹操命令钟繇讨伐张鲁,让刚在并州太原郡讨灭商曜的夏侯渊,沿汾水经河东去长安与钟繇会合。(《三国志·武帝纪》)

宋元史学家胡三省注《资治通鉴》认为这是曹操故意装作要讨伐张鲁,逼反关中诸侯,从而他再进行征讨就师出有名了。

这不是阳谋,这是大阴谋,为了师出有名,连朝堂众臣都是瞒着的。

高干的堂弟高柔是直谏之臣,反对此时讨伐张鲁,认为应先稳定三辅(关中),张鲁可传檄而定,不然三辅必反。(《三国志·高柔传》)

关中问题晚一点解决,就可能会出现无法承受的变数。而且这十余年钟繇已作出了很多的努力,在稳定这些诸侯上收效不大。

曹操没有听从高柔先稳定关中的建议。

《三国志·高柔传》说“后来钟繇入关,韩遂、马腾果然反叛”,说钟繇211年才去长安疑有误。

205年弘农张琰响应高干叛乱,当时为弘农渑池县令的贾逵误入张琰城中,得知已反后假装为他出谋划策,取得信任,逃回自己的城。还骗来张琰派来士兵帮自己修城。(《三国志·贾逵传》)

如果当时钟繇还在弘农,贾逵应该赶紧跑去报告老大,而不是回去。之所以回去,钟繇应该已在长安,贾逵才不得已修城坚守。

另外,如果211年钟繇才入关,马腾全家除了马超都已在邺城,还需要劝说他送儿子入朝吗?

图解关中诸侯为什么必反

钟繇要经关中讨伐张鲁,没必要走难走的小道搞偷袭。

从诸葛亮北伐路线,我们可以看出相对好走点的路有三条:绕道凉州、陈仓道、褒斜道。

(诸葛亮选择的路线都是相对好走的路线)

三条路都要途径关中大部分的诸侯地盘。如卫觊所言,因担心曹军假途灭虢,这些诸侯必然人人自危,不得不反。

所以一得到夏侯渊要出河东的消息,马超等关中联军立即东进占据潼关而反。

(征张鲁的路线与关中诸侯都切身相关)

这些诸侯的分布位置,可看看笔者另一篇文章《韩遂马超等“关中十部”的领地分布》。

总结

虽因钟繇的冒进失误,造成这样大规模的叛乱提前,曹军损失上万,曹操都后悔当初没听卫觊的意见。(裴注《三国志·卫觊传》引《魏书》)

但瑕不掩瑜,钟繇的伟大依然光耀夺目。

可能正因为这个失误,《三国志·钟繇传》对潼关之战只提了他迁移关中人口到洛阳,为曹操征马超奠定了基础,而不提其它。

0 阅读:22
评论列表

白话三国正史

简介:结合地理深度看三国,偏爱战略、战术和人性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