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啃老”悄然发生,父母尚未察觉,还四处炫耀子女有出息

智慧海燕 2024-05-10 22:22:50

说起来啃老,人们第一时间就会想起来在家躺着啥也不干,平时吃喝全靠父母照顾养活的那批人。

不过随着时代的不断变化,啃老这一老词也被重新赋予了新的含义以及对应的人群,那么这群人是什么样子呢?

宇宙的尽头是考公,黑洞的源头是编制。

这是现在很多人的看法,这批人其中有很多都是上了一点年纪的家长,对于他们这辈人来说,考公,有编制就是最有出息的事。

别说考上了,就算是在家积极备考,那也是孩子知道努力的原因,这就是值得家长骄傲的事情。

虽然这么说有些畸形,但对于很多家长来说,一个月薪两万的城市白领不如一个月薪五千的在编职工,更别提公务员了。

在相亲市场上,你说你是私企员工,工资再高可能都不会受到欢迎,但如果你说你是老师、有编制的医生、公务员。

那别说了,这种的绝对属于是金龟婿。

于是很多年轻人虽然有想要出去闯一闯的决心,但耐不住家中长辈的要求,纷纷放弃外面私企的职业,回到家里开始备考。

但考公哪是那么容易的啊?

且不说学历上的竞争压力,就是每个职位都有很多人去考,十几个人抢一个这都算少的了,有的需要面临上百人甚至上千人的竞争。

而这样的岗位仅仅只需要两三个人,说一句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可是一点都不为过,笔试过去了还有面试。

对于一些自信心很强,想要裸考的朋友来说,就算准备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但在最后还是会落榜。

原因可能很多,但这时间却是实打实的都给送了出去。

我身边就有几个朋友一直在考试,有一个考的比较快,仅仅上了一年的补习班就成功上岸,现在在乡里面做基层工作。

另外三个已经考了两年了,到现在还是看不到边,但他们依然在备考。

其中有一个朋友,报了一个考公的补习班,硬生生学了一年多,而且还是去的其它城市,最后没考上。

钱也没少花,在外面的房租和生活费也都需要家里出,一年下来,大几万就这么进去了,关键是家里还特别支持。

我自己的一个堂弟,从去年考到现在,也是有考试就报,有班就补,反正就是各种花钱,去了其它城市专门上补习班学习。

这到现在花了也得有小十万了吧,现在没考上,又回家开始自己学习。

对于父母来说,这种事不算负担,因为他们就是想要孩子考公上岸,当上公务员或者进入事业编。

但对于那些考生来说呢?长时间考不上对于自己的信心也是一个极大的打击,最后一年到头光学习了,也没再进入社会工作。

而自己在外面只要伸手家里就会给钱,还会叮嘱多吃点好的,别亏了自己,这不是天堂般的生活吗?

于是有一些人在长时间上不了岸之后,就会逐渐懈怠,补习班照样上,考试照样去,但考不上也是最后的结果。

最后慢慢的,这些人也就失去了考公的信心,也没有了找工作的想法,就这么吃一天睡一天就完事了。

于是有一些人在长时间上不了岸之后,就会逐渐懈怠,补习班照样上,考试照样去,但考不上也是最后的结果。

最后慢慢的,这些人也就失去了考公的信心,也没有了找工作的想法,就这么吃一天睡一天就完事了。

这何尝不是一种新型的啃老方式呢?

大学生在面临毕业的时候多少都会有些迷茫,有的人家早早就开始准备,想考公的考公,想继续深造的就继续深造。

有的人家提前一年都报好了相关的补习班,准备好了相关的资料,就是为了有充足的准备让自己上岸。

但有些朋友就不一样了,大学四年不说啥也没学吧,那也是没学到多少真东西,于是到了毕业这一年,迷茫了。

备,学习能力也因为几年的放纵下降了很多,根本看不进去。

考研吧?也是同理,玩这么长时间了,哪里还能读的进去书啊。

因为对于他们来说,这种生活不是他们想要的,他们这样做说白了只是为了完成家人的心愿。

所以不管是考什么也好,首先你需要去了解,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然后再去做,这样才不会因为无谓的准备浪费自己的时间。

所以提前做好准备,不要让自己在选择的时候只会迷茫,最后沦为新型啃老族的一员。

信息源: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24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告.国家公务员局 [引用日期2023-11-15]

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24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告.国家公务员局 [引用日期2024-01-21]

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名人数为438万.中国青年报.2023-11-22 [引用日期2023-11-22]

2 阅读:144
评论列表

智慧海燕

简介:有意思真有意思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