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时期动辄十几万几十万人的大战,怎么到了明清常常只有几千人

明月透浓雾 2024-01-07 22:51:02

首先,得搞明白一个核心问题。战争的目的,是为了什么。那就是争夺并掌控土地,以及获取其上的人口和资源。

要知道,即便是到了科技如此发达的今天,土地仍然是各国实力强弱的一个核心指标。因为有了土地,才能开发土地上及地下所具有的资源,才能养活更多的人口,并通过更多的人口收获更多的利益。

别说什么大英帝国、美帝国不在于土地?不在乎土地,日不落时期的英国在全球掌控了超过三千万平方公里的殖民地,以及其上超过当时全球四分之一的人口?

虽然如今美帝国不像英国那样在世界上占据过多的殖民地,但遍布全球六大洲(甚至在南极洲、北极地区)的大大小小超过上百个的军事基地,不仅掌控了世界上主要的上交通要道和重要的枢纽,还算得上掌控,军事基地所在国的部分或全部的话语权。你也别告诉我,这个不叫现代版的殖民地?

好了,明白了这一点,接下来就可以讨论兵力的问题了。

诚然,春秋战国时期,动辄就出动几万十几万甚至数十万的兵力。但要知道,在那个战斗力低下、大部分兵器还是青铜器的时代,因为兵器的杀伤力有限,以及射程的问题,要想控制更大的土地,就必然需要更多的兵力。然而,在那个生产力同样低下的时代,食物同样是短缺的,导致单兵的战斗力是很低下的。所以,为了弥补单兵战斗力的低下,必然要动用更多的兵力,去抵消单兵战力的低下。就好比,你明知道对方一个人可以打你三个甚至五个,结果你还是只打算派二到三个人去对付对方。

所以随着战争的频繁,战争双方都必然会将兵力的数量越加越多,因而加上后勤运输,所以参战的人数越来越多。

而随着铁器的使用,以及生产力的提高,单兵战斗力在逐渐提升(说白了,就是个人的身体素质是逐渐提升的。核心代表就是个子的越来越高)。与此同时,随着马匹的大量使用以及官道的标准化使用,使得无论是调兵还是后勤保障,都更加便捷也更加规范化,所以,原先需要临时征召的农夫,逐渐变成了接受过专业化训练的长期兵。简单来说,就是军队更加专业化了。

而除非是要对边疆各国进行大规模的征伐,一般的局部战争所需的就是几千到上万的兵力了。

1 阅读:217

明月透浓雾

简介:人生就像月亮的圆缺,月光总能透过浓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