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免疫治疗概念爆发!产业规模剑指千亿!A股这些公司或将受益

私募排排网 2024-05-10 16:51:28

5月10日,细胞免疫治疗概念股大涨,南华生物、济民医药等多股触及涨停板,开能健康、冠昊生物20CM涨停,多只相关个股跟涨。

消息面上,上海长征医院殷浩团队联合中国科学院程新团队首次利用干细胞来源的自体再生胰岛移植疗法,成功治愈一名胰岛功能严重受损的2型糖尿病患者,目前该患者已彻底脱离胰岛素长达33个月。相关成果刊发于国际期刊《细胞发现》。

公开数据显示,中国是世界糖尿病第一大国,患者多达1.4亿,其中约4000万人终身依赖胰岛素注射治疗。上述消息直接刺激了细胞免疫治疗概念股大涨。

细胞治疗是什么技术?细胞治疗产业发展前景如何?国内细胞治疗产业现在处于什么阶段,相关产业有哪些值得关注的上市公司?

细胞治疗适应症广泛!产业规模剑指千亿元!

细胞治疗,简单来说就是获取人自体或异体来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活细胞,经体外操作后输入(或植入)人体,达到治疗某种疾病的目的。

对细胞的体外操作,包括但不限于分离、纯化、培养、扩增、活化、细胞(系)的建立、冻存复苏等,主要是为了使这些细胞具有增强免疫、杀死病原体和肿瘤细胞、修复和重建组织等功能。

根据细胞类型,细胞治疗可分为免疫细胞治疗、干细胞治疗,以及其他体细胞治疗。根据技术类型,细胞治疗可分为非基因编辑细胞治疗和基因编辑细胞治疗——前者直接运用人体自身细胞如干细胞进行分化以修复或重建正常细胞;后者在治疗前对人体细胞进行基因编辑,使其具有靶向性,达到治疗某种疾病的效果。

从适应症来看,细胞治疗的适应症非常广,包括癌症、神经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代谢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等;免疫细胞治疗产品主要用于治疗血液肿瘤,其他细胞治疗产品多用于组织损伤修复。

总的来说,细胞治疗具有多个显著优势:

1、安全性:改造后的人体细胞治疗,无创伤且副作用相对较小。

2、个体化:可针对特定患者、病种开展个性化治疗。

3、持久性:治疗细胞可在体外培育增殖,持续为患者提供。

4、彻底性:改造免疫细胞,扩大免疫应答,有助于强化或重建免疫系统,阻止复发。

5、无耐药性:以肿瘤治疗为例,肿瘤细胞对药物的敏感性降低,产生耐受性,是主要的治疗障碍,而细胞免疫治疗则可以克服这个障碍。

从产业角度来看,细胞治疗产业指向细胞治疗技术、细胞治疗产品等,处于细胞产业全链条的中下游位置。

国家肿瘤基因组应用工程实验室主任蔡志明院士认为细胞产业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市场前景,是未来生物医药产业的重要方向。

在2023年10月的一场医疗细胞产业发展研讨会上,蔡志明院士曾公开表示:“据我的团队梳理,到2025年,细胞产业的规模可能会达到2000亿美元,中国会达到1000亿人民币。”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药物安全评价研究中心主任任进在前述会议上也指出,未来随着监管政策的明确以及相关药品的获批上市,我国干细胞产业的市场潜力巨大。到2024年,我国干细胞医疗产业市场规模将超过1300亿元。

早在2022年11月,上海市科委、市经信委、市卫健委就曾联合印发《上海市促进细胞治疗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行动方案(2022-2024年)》,旨在瞄准全球细胞治疗领域科技前沿,聚焦免疫细胞、干细胞等重点领域。其目标包括引进培育50家龙头企业和创新型企业等,计划截止年份正是2024年。

种种迹象表明,目前国内细胞治疗行业正处于加速布局阶段。

那么国内细胞治疗产业当前是怎样的格局?有哪些上市公司参与其中、有望受益?

总的来看,我国现阶段获批上市细胞治疗产品的企业还比较少,追赶空间巨大。根据蔡志明院士统计,到2023年,全球已上市40余款细胞治疗产品(含已撤市产品),从首次上市国家和地区来看,细胞治疗产品主要分布在美国、韩国、日本和欧盟等。

具体到免疫细胞药物领域,我国企业中已有复星凯特、药明巨诺、传奇生物等公司成功上市免疫细胞治疗药物。

根据上市公司的公开消息,笔者整理了A股市场中在细胞治疗领域有产业布局或关联的热门公司名单如下,供大家参考。

风险揭示:本文所涉及的内容不保证数据完整性与准确性,分析结论仅供参考,所涉及品种均不构成实际投资操作建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任何个人或机构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修改或将其用于商业用途。转载、引用、翻译、二次创作(包括但不限于以影音等其他形式展现作品内容)或以任何商业目的进行使用的,必须取得我司许可并注明作品来源为私募排排网,同时载明内容域名出处。

0 阅读:4

私募排排网

简介:查私募,查排名,就上私募排排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