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黄帝内经·素问·阴阳离合论(阴阳两种类型的经脉各自独立和相互合作的关系)

一牧先生 2024-03-31 15:51:44

黄帝问曰:余闻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大小月三百六十日成一岁,人亦应之。今三阴三阳,不应阴阳,其故何也?

黄帝问道:我听说大气层属阳,地球属阴,太阳属阳,月亮属阴,12个大年和小年合起来为一岁﹝木星为岁星,公转周期4332.6天,大年和小年的平均天数是360天(4332.6天/360天=12.035年)﹞。人的头属阳,体属阴,十二经络与十二个月、二十四节脊椎与二十四节气分别形成对应关系。按理说一种属性的能量对应一个类型的事物,现在一个属阳的能量对应三条属阳的经脉,一个属阴的能量对应三条属阴的经脉,这要怎么解释呢?

岐伯对曰: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然其要一也。天覆地载,万物方生,未出地者,命曰阴处,名曰阴中之阴;则出地者,命曰阴中之阳。阳予之正,阴为之主;故生因春,长因夏,收因秋,藏因冬。失常则天地四塞。阴阳之变,其在人者,亦数之可数。

歧伯回答说:按照阴阳对事物进行分类,可以分为十大类、一百中类、一千小类、一万细类,如果继续细分下去,分别出来的事物种类将会无穷无尽,所以我们把所有事物概括成一类,即阴性物质和阳性能量结合而成的对立统一的矛盾体。在大气层的包裹保护、地球的承载养育下,所有生命才能得以生存繁衍。在地下活动的生命,它们担负了维持地面以下生态平衡的职责,我们称之为阴中之阴。对于那些看得见的地面以上的生命,我们称之为阴中之阳。阳性的能量使生命健康成长,阴性的物质让生命充满活力。明白了这个道理就能够理解,生命因春天而萌发,因夏天而成长,因秋天而收敛,因冬天而潜藏。违背了这个规律,体内气血精津液的流通渠道就会堵塞。阴阳两种能量化生出来的事物,就我们人体组织、器官骨骼、和经脉等来说,也可以按照阴中之阴、阴中之阳等类别进行推理划分。

帝曰:愿闻三阴三阳之离合也。

黄帝说:我希望您能够讲解一下三阴经脉、三阳经脉各自独立和相互合作的关系。

岐伯曰:圣人南面而立,前曰广明,后曰太冲。太冲之地,名曰少阴,少阴之上,名曰太阳,太阳根起于至阴,结于命门,名曰阴中之阳。中身而上,名曰广明,广明之下,名曰太阴,太阴之前,名曰阳明,阳明根起于厉兑,名曰阴中之阳。厥阴之表,名曰少阳,少阳根起于窍阴,名曰阴中之少阳。是故三之离合也,太阳为开,阳明为阖,少阳为枢。三经者,不得相失也,搏而勿浮,命曰一阳。

歧伯说:上古的导师是第一个从爬行变成直立行走的人,在人类爬行的时候,以胸隔肌为界,前半身叫广明,后半身叫太冲。人类直立后,从身体的胸膈肌往下直至足底涌泉穴,有一条少阴肾经;足少阴肾经与另一条经脉在足小趾交接,我们叫它足太阳膀胱经,足太阳膀胱经起于至阴穴,在命门穴下方回转聚集,向上直达头部的睛明穴。我们以头为天,身为地,由于足太阳膀胱经起于地、达于头,我们将这条经脉归类为阴中之阳。从身体的胸膈肌往上直至头顶的上半身我们叫广明。从上半身沿大腿内部往足部走,有一条足太阴脾经。足太阴脾经在足大趾内侧与另一条经脉交接,我们叫它足阳明胃经,足阳明胃经在足太阴脾经的前方大腿内侧偏外的地方循行。足阳明胃经起于足次指的厉兑穴,往上循行至眼下的承泣穴,由于足阳明胃经起于地、达于头,我们将这条经脉归类为阴中之阳。与足厥阴肝经相表里的是足少阳胆经,足少阳胆经起于足次小趾窍阴穴,由于足少明胆经起于地、达于头,我们将这条经脉归类为阴中之少阳。明白了这个道理,我们就能够理解这三条阳经之间各自独立又相互合作的关系,足太阳膀胱经运输水液到头部,这些水液中含有钙、钠、镁等微量元素和无机盐,它们最终会分泌到口腔成为唾液;足阳明胃经负责合成胃酸(HCL),当唾液进入胃部后,其中的微量元素和无机盐会与胃酸发生反应,生成氢气、氧气、氮气等混合气体;足少阳胆经会将这些气体分解为离子态粒子并散发到体表。这三个经脉系统,不能因为自己的利益而抛弃同伴,三者要努力团结起来不能耍滑偷懒,我们要促使这三个经脉系统团结合作、互帮互助生成离子态的免疫屏障,构建一体化的生产线。

帝曰:愿闻三阴。

黄帝说:我希望您能够讲解一下三阴经脉各自独立和相互合作的情况。

岐伯曰:外者为阳,内者为阴,然则中为阴,其冲在下,名曰太阴,太阴根起于隐白,名曰阴中之阴。太阴之后,名曰少阴,少阴根起于涌泉,名曰阴中之少阴。少阴之前,名曰厥阴,厥阴根起于大敦,阴之绝阳,名曰阴之绝阴。是故三阴之离合也,太阴为开,厥阴为阖,少阴为枢。三经者,不得相失也,搏而勿沉,名曰一阴。

歧伯说:在大小腿外侧、后背及体表循行的经脉属阳,在大小腿内侧、胸前及体内循行的经脉属阴;按照这个说法,在大小腿内侧正中循行的经脉属阴,这条经脉在压力的作用下从足大趾沿大腿内侧往上部走,这就是足太阴脾经,它起于隐白穴,由于它处于三条阴经的中间,且上达舌面聚泉穴,在足太阴脾经、足太阴肾经和足厥阴肝经之中,它循行的终点最高,我们将它归类为阴中之阴。在足太阴脾经后面有一条足少阴肾经,它从足底涌泉穴从下往上循行,直达喉部的俞府穴,由于足少阴肾经的终点穴位低于足太阴脾经,我们将它归类为阴中之少阴。在足少阴肾经前面有一条足厥阴肝经,它从足次趾大敦穴往上循行,直达胸隔膜下的期门穴,这里是阴阳交界之处,是阴阳隔绝之地,由于期门穴位置低于聚泉穴和俞府穴,我们将足厥阴肝经归类为阴之绝阴。明白了这个道理,我们就能够理解这三条阴经之间各自独立又相互合作的关系,足太阴脾经将能量分化为原料(分解糖分),足少阴肾经将原料转化为零部件(合成氨基酸),足厥阴肝经将零部件组成产品(生成蛋白质)。这三个经脉系统,不能因为只顾自己的利益而放弃合作,它们工作时需要争夺体内的养分,但是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自暴自弃,我们将这三个经脉系统称之为生产生命物质的一体化生产线。

阴阳雩重,重传为一周,气里形表而为相成也。

生命物质和免疫粒子循环往复,在人体内部和外部周流不息,免疫屏障和有机生命互为表里、相辅相成并相依为命。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