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趑趄”不读lièqiè,也不读cìjū,正确读音呢,有什么含义?

文学一浅阁 2024-04-30 07:42:20

华夏汉字众多,形近字也不少。字字成词,词与词之间也有相似处,但意义不同。近日看到“趑趄复趑趄,妄梦得天下”这句诗,对“趑趄”的读音和意思产生了疑问。它既不读liè qiè,也不读cì jū,到底怎么读,又有何意呢,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下。

一、“趑趄”该怎么读?

正确读音:zī jū

同音字:姿 居

部首:走

结构:左右结构

关于“趑”的 读音,《广韵》上为:“取私切”,《集韵》《韵会》上为:“千资切,音咨。”因此它该念“zī”。而“趄”的读音,《广韵》和《集韵》《韵会》上标注:“七余切、千余切,音疽”以及《集韵》上:“或作且、跙”看,它有两个读音,分别念jū和qiè。当然,在“趑趄”这里念jū。趑趄念“zī jū”,而不是“zīqiè”,更不是趔趄liè qiè,cìqiè。

二、“趑趄”怎么解释

关于“趑趄”的意思,在古文中,《说文》解释为:“行不进也”,《广雅》解释为:“难行也”。因此,“趑趄”的原意为身体歪斜,脚步不稳,难以前进,趑趄不前也是这个意思。到了现代,趑趄主要有以下四种意思。

1.滞留;盘桓。

2.形容踌躇不定,心思多。

3.畏畏缩缩,小心翼翼;形容尴尬的样子。

4.想前进又不敢前进。形容疑惧不决,犹豫观望。

三、“趑趄”的字形演变

“趑趄”都属于形声字,都由两部分组成。走为形旁,甲骨文字形由两部分组成,上面像一个人摆动手臂迈步前行的样子,下面类似一只脚。“趑”中,次表声同时兼有一部分意,古体字形中,上面类似8,像一支军队,下面有两横,联合起来就是指军队驻扎在此。联合走组成“趑”有表示滞留停留盘桓之意。“趄”中,且表声,且为俎,指砍肉的砧板,表示走路不稳就如同脚被砍伤一样。趑趄的小篆逐步演化,简化后就成了楷体字的“趑趄”了。

四、“瓠”字在古文献中的运用

1.一人荷戟,万夫趑趄

荷,拿着。戟,古代兵器。荷戟,指拿着兵器防守。趑趄,踌躇不前。“一人荷戟,万夫趑趄”出自魏晋张载的《剑阁铭》,意思就是:“一个人在此防守,千万人马都踌躇不前。”换个说话就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这句话总结上文,说明了剑阁这个关隘地势的险要。

2.趦趄屡却顾

土门

[宋]范成大

污泥汩峻阪,狠石卧中路。

睥睨无敢前,趦趄屡却顾。

长绳引篮舆,前挽後推去。

吏士更叫号,作气欲飞度。

颠坠较分寸,商略营蹞步。

须臾气亦竭,一一汗如雨。

峻阪,陡坡。趑趄,踌躇不前。本诗作者范成大,字至能,晚号石湖居士。平江府吴县人。南宋文学家、书法家。“南宋中兴四大诗人”之一。全诗采用叙事手法,描述了一个人面对艰难险阻,努力克服障碍,但最终力量逐渐消耗,不得不停下脚步的情景。诗中运用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形象生动地展现了个人的奋斗过程,蕴含着勇往直前、坚韧不拔的精神,同时暗自表达了做任何事情也要量力而行的观点。

五、结语

汉字文化,韵味十足,每个词都有不同意思,趑趄和趔趄看似相似,却大为不同。有诗云“趑趄复趑趄,妄梦得天下。”理想太丰满,现实很骨感。人生路上,从来没有一帆风顺,总是在趑趄中慢慢前行,稍不注意,可能还有趔趄。但无论如何,我们都要努力前行,趑趄、趔趄不是借口,也不是阻拦,望你我量力而行的同时,也要奋力拼搏,在人生路上渐行渐远。

8 阅读:4795
评论列表
  • 2024-04-30 21:05

    一个词啰嗦大半天,值得吗?浪费老子时间

  • 2024-05-07 13:56

    闲得蛋疼!!!👎👎👎👎

  • 2024-05-07 13:56

    闲得蛋疼!!!👎👎👎👎

  • 2024-05-07 13:56

    闲得蛋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