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秦”和“前燕”的发展,看两个对立政权的兴起与衰落

发奋读青史 2023-12-21 21:39:36
引言

东汉末年的三国鼎立之中,原本强盛的魏蜀吴三方势力逐渐式微,而西晋在此背景下趁势崛起,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的短暂统一王朝。

然而好景不长,西晋内部的腐朽和复杂政治斗争,导致其无法抵御外敌侵扰,中华大地再一次陷入分裂状态,这个动荡的历史时期,就是我们常说的“五胡十六国”时期。

在这样的历史洪流中,后赵作为少数民族所建立的政权,率先打破了西晋在北方的独裁地位,成为那个时代少数民族掌权后的第一个繁荣时期的代表。

后赵政权的建立及其后续发展,都与汉族及少数民族间的共同努力密不可分。

顶峰时期,后赵政权的强大让西域诸国、东北地区的鲜卑、肃慎等诸多异族政权纷纷俯首称臣,纳贡于其门庭之下,因此有人将此称为是西晋在北方地区权威的象征。

然而这种优势仅仅是短暂的,随着政权的内乱和衰败,这股风头也瞬间消散无踪。

值得注意的是,后赵政权的辉煌仅限于其开国元勋——石勒主政期间,石勒过世之后,整个后赵陷入了内部权力的暴力争夺和混乱,石虎的养孙—冉闵趁机发起政变,导致后赵政权覆灭,冉闵自立为帝,成立了冉魏政权。

动漫影片中的冉魏

尽管冉闵自己属于汉族人,但他却对当时的少数民族,采取了极其严厉的镇压手段,从而激起了大规模的民族反抗运动。

另外,那时的前燕政权统治者慕容㑺、羌族首领姚弋、氐族首领石袛,逐渐成为“六夷”起义军的主导力量,很快便吸引了数十万的追随者。

在这场少数民族起义的猛烈冲击之下,冉魏政权仅勉强支撑了不到一年就宣告崩溃。

公元352年,前燕统治者慕容㑺与冉闵在魏昌城展开了殊死决斗,这次交战使得冉魏政权的核心武装力量遭受惨重打击,而冉闵本人则被慕容㑺捕获并斩首示众,从此结束了冉魏政权的历史。

在此次联合同盟发动的对冉魏政权的进攻战中,前燕政权获得了巨大的利益,并逐渐成长为当时北方地区,最具实力的少数民族政权之一。

与此同时,氐族领袖苻健在继承父辈留下的基业,基础上迅速发展壮大,果然建立起拥有接近十万大军的前秦政权,与前燕成为北方地区的双雄并峙。

在积累了足够的国力和国内经历改良之后,这两个少数民族政权都走上了强国之路,由此触发了新一轮的北方霸权争夺战。

前秦与前燕

前燕的汉化改革及其兴盛

缔造前燕政权的正是高傲的鲜卑族慕容氏家族,这一伟大功业在他们建立前燕政权之前,已经通过为西晋王朝无懈可击的服务,而逐步树立起了鲜卑族部落的核心地位。

当西晋武帝大展宏图的时候,慕容廆被西晋政府授命为掌控全鲜卑族的都督,这个职务将其置于鲜卑族各个部落的日常政务,以及赋税征收的关键位置。

慕容氏家族的崛起也就从慕容廆开始,担任鲜卑都督的那段时间里起航了。然而在那个时候,他们并不是处在西晋王朝,所直接治理的正式官员行列之中,更多的是具有自治性的种种少数民族领袖。

慕容廆的统治时期对鲜卑族,做出了极大的支持和弹性的调整,政策上几乎不受西晋政府的限制。慕容廆能够自由且随意的进行迁徙活动,以求实现自身势力的猛烈扩张。

更为值得注意的是,在西晋王朝的荣誉册封下,慕容廆与其保持着密切良好的互动关系,这对于加速鲜卑族人民的汉化进程,以及社会形态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角色。

鲜卑族人民

《晋书》载:“以慕容廆爲持節、都督幽平二州東夷諸軍事、平州牧,封遼東郡公。永昌元年春正月乙卯,大赦,改元。以誅劉隗爲名,龍驤將軍沈充帥衆應之。”

此后鲜卑族的农业事业蒸蒸日上,并逐渐演变为当下诸多部落,生存和发展的关键产业支柱。揭开西晋末年的帷幕,中原地区战争频发,慕容廆抓住了这难得的时机,壮大自己的实力。

他深受汉族士大夫文化的崇拜,因而不断引入汉族大地主和士大夫集团,为他的统治献言献策。同时,他还下令训练大批的鲜卑贵族子弟,学习汉族先进知识文化,大幅度提升了鲜卑族的汉化水平。

慕容皝继位以后,他们鲜卑族的强大实力已经势不可挡,于是决定在公元337年自立为王,建立了前燕政权。

至此,前燕国内呈现出一派祥和的景象,在这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它成为了难得的宁静之地,吸引了众多的汉族人民和其他少数民族人民纷纷投靠过来。

慕容皝也持续推行他的汉化政策,慕容㑺继承了他的位置,前燕的势力开始向中原地区进军扩张,在内乱的后期赵国,他成功地占领了蓟城,成为了河北地区的新的统治者。公元 352 年,慕容㑺自行宣布称帝,从此前燕攀至顶峰。

慕容皝画像

前秦政权的建立以及苻坚的汉化政策

前秦政权的诞生,起源于氐族世袭贵族苻氏家族。尽管“初代君主”苻健声名卓著,但事实上,这个王朝的底蕴并非他一手所为,而是历经数朝历代的沉潜积累而成。

其父苻洪曾在后赵石虎政权大放异彩,然而,因为石虎的荒淫暴虐,苻洪的才能未得充分施展,反倒被迫前往边远的地区。

如此境遇让苻洪内心萌发不甘,他开始暗自韬光养晦,拉拢周边诸多少数民族势力,逐步壮大自身实力,短短时间内便累积起十万之众。

后赵石虎崩逝后,国家政局步入群雄逐鹿的混乱局面,苻洪见时机已至,立即宣告独立,自称三秦王,拥兵十万,欲求一统北中国。

然而遗憾的是,苻洪并未能如愿以偿达成使命,故在其离世后,其子苻健接过权柄,将王朝重心移至关中地区,并确定都城为长安。

苻洪领兵图

时值公元351年,石虎政权的消亡及冉魏政权的崛起,令苻健亦宣布自立为王。显而易见,他此举旨在提升自身尊贵身份,彰显统一天下的壮志情怀。

在苻健执政期间,前秦政权迈入了蓬勃发展的繁荣阶段,致力于经济建设及国力壮大;然而其后继者苻生却因其个人奢靡贪腐,压迫百姓,逐渐失却民心与权威,最终被苻坚发动的政变所推翻。

苻坚登上宝座后,对国家体制、社会制度和汉文化建设极其重视,委以汉族世家子弟王猛同朝共事,大力推行改革。

例如,广泛推行儒教学堂,取缔虚幻空洞、扰乱人心之谶纬与道家学说,主张维护汉族地主与士族利益,善待与呵护其权益,擢拔他们为前秦政权汉化改革的中流砥柱。

因此,前秦的汉化程度日益深化,国力亦随之蒸蒸日上。

汉化的前秦人

《晋书》载:“苻堅將有大志,聞猛名,遣呂婆樓招之,一見便若平生,語及廢興大事,異符同契,若玄德之遇孔明也。及堅僭位,随即以猛爲中書侍郎,明法峻刑。”

前秦与前燕之间的额战争以及前秦统一北方

十六国时期,前燕与前秦这两大边疆民族政权历经艰苦奋战,纷纷挺进中原,推行汉化、君主制的变革。

在此过程中,两国国力持续壮大,成为您们登上政治舞台的竞争者,征战不息。前燕,在慕容皝英明领导下,大力推进种种改革措施,广纳汉族精英人士加入国家建设,使自身势力版图延伸至河北大部。

与此同时,前秦在关中驻人间取得至少是形式上的霸主地位,与前燕之间积累了日渐尖锐的统治矛盾。

另一方面,前秦政权在苻健时代得以正式成立,统治者普遍自承为“天王”,其意图明显向全面统一北方之地倾斜。

然而,随着帝位传至苻坚手中,前秦之势愈发显赫,而前燕却在燕王去世后渐生颓势,这样的对比为后来前秦击败前燕埋下伏笔。

《晋书》载:“于是人思勸勵,號稱多士,盜賊止息,請託路絕,田疇修闢,帑藏充盈,典章法物靡不悉備。堅親臨太學,考學生經義優劣,問難五經,博士多不能對。”

昔日的前秦在苻坚治下,经历了一次深度汉化改革,氐人为主的统治阶层,几乎完全跳脱出源于氏族部落时期的社会形态及治国策略,换言之,这段时间内,前秦已经达到封建化改革的预期效果。

公元370年,苻坚壮志凌云,率大军进攻前燕,彼时,燕王慕容暐曾试图抵抗,但在敌军强大攻势之下,最终沦为俘虏,宣告前燕覆灭。

前秦破前燕

前秦国破燕后,迅速吞并了原本属于燕国的地理位置和军队实力,主要包括东北地区的关东六州,及河北广大土地。

此时此刻,前秦已经将长期以来分离的关中、关东以及河北地区紧密联结起来。踩着前燕征战的尘埃,前秦继续重用鲜卑族将领,迅速度过剿除其他自治区权力量的严峻挑战。

公元376年,苻坚凭借强大实力,成功攻灭以张氏为首的北凉政权,与由鲜卑部族拓跋所建的代北政权,自此北方领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统一局面。

评价

观察到前燕国与前秦国,这两个分别源于少数民族的政权,如何崛起与发展壮大的进程,我们不难看到汉化政策,在此过程中所发挥出的关键性作用,使这些政权能够呈现出繁荣昌盛的局面。

这种汉化改革历程是基于西晋王朝灭亡后,由少数民族主导的中原政权,占领中原领土将近半个世纪的时间内,通过吸收与融合多种不同文化,而逐步发展与提升起来的。

在少数民族领袖崛起、建立政权的过程中,他们逐渐认识到,汉人、地主阶级、士大夫以及汉族优秀文化,对于少数民族政权未来发展,奠定了至关重要的基石。

西晋兵败图

这种汉族优秀文化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乃至军事各个领域,从而加速推动了少数民族的封建化步伐。

前燕国及前秦国作为当时中国北方地区,相互对抗的两大少数民族控制的割据政权,它们在漫长的汉化过程与自身发展之中,形成了严重的政见相左,矛盾重重。

两国领袖们均对对手的领地虎视眈眈,从而导致了一场在北方地区,发生的少数民族政权间的角逐战,这将是不可避免的。

尽管这两支政权在同处北方的情况下,其强盛期呈现出交错出现的状况。例如,前燕国在慕容皝、慕容㑺统治期间达到了其强盛顶峰;

然而相比之下,前秦国则是直到公元351年才得以建立,其最为强盛的时期,则是在苻健及苻坚执政之时。

由于这两个政权,在其强盛时期实力存在显著差距,故此,前秦国得以获得最后的胜利,并且成功统一了整个北方区域。

参考文献:《晋书》

0 阅读:32

发奋读青史

简介:发奋读青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