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被刺杀的开国中将,深夜在家被枪杀,到底是谁如此大胆?

回顾近代 2024-04-28 05:33:43

1970年12月17日凌晨,谭甫仁所在的昆明军区大院42号,突然响起一阵枪声。

这一系列的骚动,立马惊醒了军区警卫连的注意,然而奇怪的是,警卫连居然没有人立马前来探查。

直到枪声消失,室内再无动静,警卫员们才从慌乱中赶来,可是等他们赶来之时,谭甫仁和夫人王里岩,早已倒在血泊之中。

谭甫仁

这样的惨状,着实让警卫员们吓出了一身冷汗,眼见情势危急,警卫连赶紧给昆明市急救中心打电话。

可等到急救中心赶来之时,谭甫仁将军的心脏却停止了跳动,这不免让围观的人深表惋惜。

谭甫仁被刺杀的消息传到中央后,周恩来总理对此事十分重视,在他的部署下,昆明军区成立了情报专案组。

到底是谁暗杀了开国中将谭甫仁?犯罪分子暗杀他的动机是什么?

一、惩凶除恶埋下的隐患

1970年12月10日,昆明军区革委会在军区大院,召开了一次紧急大会。

会议的主旨是:“对军队辖区内的基层干部,进行政治导向上的清算。”按理说,这是一次惩恶扬善、巩固人民政权的好事。

然而,在对政治犯进行反攻清算之时,令一些害怕被揭露过去黑暗经历的干部,惶恐不安。

这些被惩处的政治犯,大致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抗战前卖国求荣、泄露国家机密的汉奸、邪徒;

第二类是解放战争时期,聚众闹事的还乡团干事;

第三类便是“三反五反”时期,扰乱国家公共秩序的黑客幕僚。

针对这几类人,党中央给出的原则是“坦白从宽,抗拒从严!”

正因为这些,才让一些极端的人铤而走险,这便为刺杀军区首长埋下伏笔。

为了打压黑客幕僚,颠覆人民政权的野心,谭甫仁将军专门性的对一些暴动分子,进行严密的隔离审查。

这样的审查,让暴动分子们身心备受煎熬,他们对谭甫仁的仇视心态,很快显现出来。

二、谭甫仁被刺真相浮出水面

还没等革委会向司法机关,提交公审诉状书,一些极端分子,便蠢蠢欲动了,在他们看来,刺杀谭甫仁显得十分有必要。

因为,谭甫仁在昆明军委会,有着极高的影响力,一旦谭甫仁身亡,昆明军区就会失去主心骨。

到时候,一些棘手的专案便会暂时离手,这便为他们延缓判刑,提供了有利的机会。

在这种罪恶思想趋势下,居然真有人铤而走险,最终结果是,谭甫仁和夫人王里岩,双双被害。

针对谭甫仁之事,昆明调查委员会,连同专案组做了大量暗访工作。

首先,他们对昆明军区的住户,进行一对一的的审问,针对这些住户的日常行为、思想动态做了大量的取证。

其次,他们对军区器械库的枪支弹药,进行了过渡性的甄别,发现此种口径的手枪,是造成谭甫仁毙命的重要线索。

经过多轮的取证、辨别,专案组给出的结论是:“犯罪分子是军区内部人员的可能性很大,他对库房枪支弹药的口径十分熟悉,而且对军区作息时间也十分了解,显然是蓄谋已久。”

既然将犯罪嫌疑人,锁定在内部人员上面,那么到底谁跟谭甫仁有深仇大恨?谁有动用枪支的权力?

经过专案组推论:“只有时任昆明军区保卫部主任的陈汉宗,和时任副主任的王自正,有这个权限。”

根据调查委员会的推断:陈汉宗作案可能性小,一是他跟谭甫仁并没有深仇大恨,也没有利益上的互相牵扯。

陈汉宗刺杀他显然理由不充分,再者,谭甫仁对他有知遇之恩,有心提拔他,陈汉宗断然不会在这个节骨眼,冒天下之大不韪。

案发当晚,一个叫马苏红的住户回忆,“有个身材魁梧的男人,向他打听陈汉宗的住所,而且还有私下入库取抢的动向。”

这就让人有种猜想:“这个男人有暗杀陈汉宗的意图。”

从时间节点看,这个男人打听陈汉宗之后,谭甫仁将军就身中数枪,所以,他暗杀谭甫仁的可能性很大。

通过排除手法,专案组将目标锁定在王自正身上,专案组给出的理由是:“王自正在革命前曾参加过还乡团,在还乡团高官利禄诱惑下,枪杀了本村土改办主任。”

尽管事情过去很多年,但是他卑劣行径,还是被人揭发了。

也正因为他有黑料前科,他才被革委会严密隔离审查,这样看来,他跟谭甫仁便有了过节,那么,他暗杀谭甫仁便有了可能。

为了确定犯罪嫌疑人真实身份,昆明军区保卫科科长王克学,命人画了一张王自正的肖像。

肖像画完后,他赶忙让马苏红辨认,当马苏红看到这张面孔后说了这样一话,“没错,就是这个人!”

得到马苏红确切指证后,专案组便着手缉拿王自正,奈何此时的王自正早已经逃之夭夭了。

于是,专案组会同公安干警,进行地毯式搜捕,经过两天两夜的搜捕,终于在12月20日将王自正缉拿归案。

三、王自正作案动机

王自正伏法后,专案组心中还有一个疑团,那就是警卫连为何听到枪声不及时救首长?另外,王自正是怎么从隔离室逃出来的?

针对这些疑问,专案组对当晚值班的警卫连战士进行了盘问。

经过深入的调查,专案组给出了这样的解释:“当晚值班的只有两个警卫员,一个警卫员正跟军区的后厨约会,一旦他的丑事被揭发,就免不了受到处分,出于恐慌他躲在房间不敢出来。

而另一个警卫员则是被枪声吓破了胆,他怕走出房性命不保,情急之下他躲进离枪声很远的厕所。”

尽管他们的说辞不无道理,但是有一个误点他们脱不了干系,那就是他们对犯人疏于看管,这才导致王自正趁机溜走。

正因为他们的疏忽,才间接的害死了谭甫仁将军,尽管他们对此事十分后悔,但是为时已晚。

王自正伏法后,向专案组做了这样的解释:“谭甫仁要将公审判决书提交军委会,这样一来他的处境就十分危险,为了阻止判决书提交,他只能向谭甫仁痛下杀手。”

王自正说:“之所以选择凌晨,那是因为这个时候,谭甫仁处于熟睡状态,没有设防的可能,所以这个时候下手最容易。”

为了能从隔离室逃出来,他借故上厕所为由,让警卫员给他松了绑,趁警卫员不注意将他打倒在地,这样他才成功逃脱。

凭借记忆他私下闯入保卫室,趁此机会盗走器械所钥匙,这才拿到手枪。

拿到手枪后,他本想在书房除掉谭甫仁,奈何在他前往书房的时候,碰到谭甫仁的妻子王里岩。

眼见行动暴露,还没等王里岩开口,便向她的腹部、胸部开了三枪。

听到枪声后,谭甫仁赶紧出来查看,还没等他反应过来,王自正向他连开数枪,就这样谭甫仁最终惨死。

结束语:

谭甫仁将军为民请愿、伸张正义之举是值得肯定的,在他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一个共产党人大公无私的优良品质。

这种品质激励了一代又一代青年,成为青年人奋发有为的不竭动力,这在构建社会主义强国的道路上具有划时代意义!

在阅读此文后,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0 阅读:42

回顾近代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