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4年,一21岁女知青夜间独自去厕所时神秘失踪,连队把整座山翻了个遍,却仍然找不到人,直到2009年,老知青们在聚会时,在沙发上抽烟的老知青突然问了 句:小朱有没有可能是自己走的? 朱梅华1953年出生在上海普陀区一个普通工人家庭。父亲在电器厂当工程师,母亲是中学老师,还是一位党员。她作为家中长女,下面有两个弟弟,从小接受正规教育,就读于新会中学。学习成绩不错,她还喜欢唱歌跳舞,在学校里常参加文艺活动。家庭环境让她养成独立性格,父母教育她要积极向上。 1970年中学毕业后,朱梅华响应号召,与84名同学一起报名下乡。她们坐绿皮火车,途经多地抵达云南西双版纳。那里是生产建设兵团一师二团七营三连驻地,她们先接受基础训练,然后分配到橡胶种植工作。环境艰苦,住茅草屋,吃简单饭菜,她们每天早起下地,种植橡胶树,喂猪种菜。 朱梅华适应得快,她不娇气,干活卖力,还组织大家唱歌聊天。男知青多,她穿衣服时髦,一次夏天穿背心被女副指导员批评,她就换掉继续劳动。队里人缘好,她常帮别人做事。1973年她获准探亲,回上海见父母。母亲买了块185元进口手表给她,父母劝她留下,她还是返回农场。 同学们欢迎她回来,她带回上海消息,继续融入集体。工作上她表现突出,得到表彰。队里生活虽苦,她保持乐观,参与各项活动。到1974年,她已在这里四年,成了骨干。 1974年4月2日晚,朱梅华开完会回宿舍。时间约九点半,她感到腹痛。宿舍里其他女生已躺下,她问室友刘桂花是否同行去厕所。刘桂花说刚去过,不愿起床。朱梅华披上劳动布外套,拿盒火柴出门。外面天黑,路径无灯,厕所设在五十米外林中。 雨开始下,她走那段路。过了一个多小时,刘桂花醒来见她没回,以为去了别处避雨,又睡下。次日清晨,刘桂花点名未见她,询问各宿舍没人见过,赶紧上报连队。领导组织搜查,从宿舍到厕所路径仔细检查。 在厕所附近沙土里找到朱梅华的黑布鞋一只,鞋湿透,鞋带松开。全连出动,扩大范围,手持工具翻山越岭,检查灌木丛和河流。叫喊声在林中回荡,仍无其他线索。整座山搜遍,只剩那只鞋。 农场上报情况,事件迅速传开。朱梅华失踪成焦点,鞋子成唯一实物。雨夜痕迹被冲刷,搜查无果。连队继续日常,但大家议论不止。 事件上报到云南生产建设兵团,惊动国务院知青办。专案组成立,印发寻人启事,张贴西双版纳各地。传闻她在缅甸或老挝出现,经核实无事实根据。边境检查加强,仍没发现。 调查朱梅华关系网,前男友祝为鸣成嫌疑。他俩曾恋爱,分手后有争执。他被隔离审讯半年,否认涉案,自杀未遂后获释。无证据证明他有问题,嫌疑排除。 1976年,指导员蒋进杉因侵犯侄女被捕。其妻忆雨夜他带回手表,衣服有泥。审讯中他供认跟踪朱梅华,捂嘴致死,埋尸猪圈并封水泥。警方挖开猪圈,无尸骨。他翻供,说供词是逼问所得。只判七年其他罪。 搜查持续多年,检查沼泽和边境,无新线索。案悬未决,当年知青渐散。 2009年,老知青聚会,大家聊起旧事。一人在沙发上抽烟,问“小朱有没有可能是自己走的”。因为农场生活苦,许多人觉得这可能。大家议论,苦日子或让她选择离开。案仍无结论。 2018年,西双版纳立衣冠冢,安慰家人。朱梅华下落不明,谜团延续。
1974年,一21岁女知青夜间独自去厕所时神秘失踪,连队把整座山翻了个遍,却仍然
历史趣闻社
2025-09-09 01:06:20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