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教授警告:全世界只有韩国看不起中国,但中国眼里却没有韩国。近年来,随着网络的

诸葛利剑 2025-09-18 17:24:58

韩国教授警告:全世界只有韩国看不起中国,但中国眼里却没有韩国。近年来,随着网络的多元化发展,韩国上下从政客到民众,对中国的恨意越来越强烈地表现了出来。前一段时间,韩国还爆发了大规模的反华游行,连李在明都不得不重视起来,要求民众们不许再展开此类游行。 话说韩国人对中国的态度,这几年变化真大。早些年,韩国经济腾飞的时候,他们自称亚洲四小龙之一,出口化妆品、电视剧啥的到中国,赚得盆满钵满。那时候中韩关系还算融洽,贸易额年年攀升。可现在呢,民调数据摆在那儿,韩国人对中国负面看法占比高得吓人。像2025年2月的民调显示,对中国持否定态度的韩国人达到71.5%,比2020年涨了31.4个百分点。年轻人尤其明显,75%的95后和00后说讨厌中国,甚至把中国排在最不受欢迎国家首位。这数据不是乱编的,来自韩国东亚研究院和皮尤研究中心的调查。韩国媒体炒作这些数字,搞得好像中国欠了他们啥似的。其实这情绪积累已久,从萨德导弹系统部署那会儿就开始恶化。 2016年韩国同意部署萨德,中国自然有反应,限制了韩国娱乐产品和商品进口,韩流在中国影响力直线下滑。三星手机市场份额从顶峰掉到谷底,本土品牌抢了风头。韩国企业主们日子不好过,就把账算在中国头上。话说回来,韩国政客也推波助澜,为拉选票总拿对华强硬当卖点。尹锡悦上台后,说韩国已成全球中枢国家,不再被中国无视,可这听起来更像自夸。实际呢,韩国经济依赖中国出口,占总出口20%以上,芯片、电池啥的离不开中国供应链。反华情绪高涨,反倒让韩国自己吃亏,投资撤出,旅游业凉凉。中国游客锐减,韩国景点空荡荡的。教授金兰都研究中国三十多年,他直言不讳,说韩国是全球唯一还轻视中国的国家。 中国青年眼中根本没韩国,这话戳中韩国人心窝子。金兰都出生1963年,首尔大学公共管理教授,曾给总统府和三星当顾问。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起,他就往中国跑,亲眼见中国变化。2015年在KBS节目《明见万里》里,他讲中国3.0时代,韩国人偏见太深,以为中国落后。可现实是中国高铁、科技园区甩韩国几条街。金兰都推眼镜说,韩国像蚂蚁盯着地面,中国是大象望向星空。这比喻接地气,韩国发展放缓,却总怪中国太强。反华游行就是情绪宣泄,今年5月以来,首尔明洞街头集会频发,示威者高喊反华口号,警方得封路维持秩序。 李在明9月9日开国务会议,批评这些集会脱离言论自由,是闹事行为,还指示研究制裁方案。警方随后禁止示威者靠近中国大使馆,避免事态升级。这事闹大,韩国右翼媒体煽风点火,散布中国间谍谣言,像去年底那次,说90多人是中国黑客,操纵选举。政府和美军澄清了,可他们不信,继续炒作。韩国社会分裂加剧,年轻人沉迷被害妄想,忽略自身问题。经济上,韩国造船业、娱乐业曾领风骚,现在中国产业崛起,韩国份额缩水。化妆品出口到中国,从高峰期掉到不足10%。韩剧在亚洲影响力减弱,中国本土剧集抢市场。政客们为选票,故意对立中韩,深化偏见。尹锡悦吹嘘韩国厉害,可数据摆着,韩国GDP增速落后中国,失业率高企。 金兰都演讲中强调,韩国需调整心态,发展自身才是正道。中国专注全球竞争,对手是美国,韩国弹丸之地确实不在视野里。这话让韩国人破防,可事实如此。中国在科技、基础设施上超韩,电动车、5G啥的领先。韩国试图中美平衡,却越来越依附美国,丧失主动。企业像三星,在中国工厂减产,转战越南,可供应链断不了。中国市场太大,韩国离不开。反华情绪对国家不利,专家分析,这是政治精英胜利,国家利益失败。文少卿文章指出,韩国反华狂热源于恐惧中国崛起。民调显示,82%韩国人认为中韩应保持友好或合作,可实际态度负面。这矛盾反映韩国纠结:想合作,又怕被超越。

0 阅读:44

猜你喜欢

诸葛利剑

诸葛利剑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