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终于发现了一个事情,俄军拉平上将,完全就是“乌克兰的大英雄”,这种人早就应该

波览历史 2025-09-24 11:46:18

普京终于发现了一个事情,俄军拉平上将,完全就是“乌克兰的大英雄”,这种人早就应该被废掉。俄罗斯方面,已经正式命令,俄军北方战区司令亚历山大·拉平上将,被剥夺军职了!   2025年9月21日,俄罗斯军界爆出大新闻,北方战区司令亚历山大·拉平上将被正式剥夺军职,彻底告别军旅生涯。   这位61岁的老将,曾在叙利亚战场获普京亲自授勋,如今却因多次指挥失误沦为“乌克兰的大英雄”,背后折射出俄军传统军事体系在现代战争中的重重困境。   拉平的陨落绝非偶然,而是传统军事思维与现代战争脱节的必然结果。作为科班出身的将领,他的履历堪称完美。   喀山坦克学校、总参军事学院的系统教育,叙利亚战场的赫赫战功,让他一度被视为俄军新生代将领的代表。   这些光环在乌克兰战场彻底失效。2022年伊久姆战役,他指挥的中央集团军群48小时内丢失3个重镇,车臣领导人卡德罗夫公开嘲讽其指挥部“咖啡机比士兵跑得快”。   2024年库尔斯克遭袭时,他因提前调走守备部队,导致乌军轻松推进12公里并摧毁战略桥梁。这些败绩背后,是他对现代战争形态的认知盲区。   乌军的战术创新,让拉平的传统指挥体系破绽百出。2025年6月1日的“蛛网行动”堪称经典战例。   乌军将117架自制无人机藏在普通卡车的木制棚屋内,由不知情的俄罗斯平民驾车送入境内,在距离乌克兰4000公里外的别拉亚空军基地发起突袭。   这些成本低廉的无人机保持100米以下超低空飞行,攻击前才通过星链系统激活,成功避开俄军S-400防空系统,最终击中41架俄军战机,乌方估计俄军损失超过70亿美元。   这种“蚂蚁啃大象”的战术,在拉平的指挥手册里根本找不到应对方案。   俄军内部并非没有意识到问题,军事教育体系的改革已悄然启动。   圣彼得堡海军学院开设了“人工智能与海战”专业,学员们通过全息投影沙盘推演无人机蜂群战术,而拉平时代的纸质地图推演早已过时。   新任北方集群司令尼基福罗夫带来的“数字参谋部”,由程序员和无人机专家组成,重点攻克蜂群对抗算法和战场数据共享难题。   这种人事调整背后,是俄军军费分配思路的转变,2025年国防预算中,反无人机系统采购比例显著提升,试图弥补技术短板。   拉平能稳坐高位许久,与俄军内部的政治生态密切相关。2022年伊久姆战役溃败后,他本应被撤职,却因与国防部长绍伊古的旧交保住职位。   普京当时的考量,是用这位“败军之将”安抚军中保守派,维持内部稳定。但2025年“蛛网行动”的惨败,彻底打破了这种平衡。   5月普京秘密会见前线指挥官时,一位少校直言:“我们需要能画电子地图的将军”,成为换帅导火索。   拉平被解职后,俄军的战术调整初见成效。   2025年7月,俄军在库皮扬斯克前线采用“电子战+FPV无人机”组合战术,电子战系统干扰无人机通信链路,FPV无人机化身“空中狙击手”精准撞击目标,使乌军无人机存活时间从15分钟骤降至3分钟。   这种立体化反制手段,显示俄军正在探索智能化战争的新路径。   但俄军的转型之路并不平坦。尽管2025年国防预算高达13.5万亿卢布,但60%仍用于核武器研发,反无人机系统采购仅占3%。   相比之下,乌军通过西方援助实现无人机月产超10万架,单价压至500美元以下,形成“低成本消耗”优势。这种资源投入的差异,导致俄军在无人机对抗中仍处于被动。   拉平的结局带着几分讽刺,他被安排担任鞑靼斯坦总统助理,看似体面实则被剥夺实权。网友调侃道,他不是败给了乌军,而是败给了时代。   这句话点出了核心:现代战争早已不是拼兵力规模和传统装备的较量,技术创新和战术灵活成为决胜关键。乌军能用改装无人机和普通卡车制造战略威慑,恰恰说明战争形态正在发生质变。   俄军的困境也给其他国家敲响了警钟。过度依赖传统优势、忽视技术迭代,最终会在实战中付出代价。   圣彼得堡海军学院的改革尝试和尼基福罗夫的“数字参谋部”,或许是俄军转型的起点,但要彻底摆脱拉平时代的思维惯性,还需要更长时间的调整。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来评论区聊聊。   信息来源: 俄媒:俄列宁格勒军区司令亚历山大·拉宾被解除军职 观察者网2025-09-21 22:56

0 阅读:0

猜你喜欢

波览历史

波览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