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边一把椅子、一面镜子、十块钱剪个头发,突然成了最火的生意。 不是谁突然想通了省

花信春风 2025-09-27 18:30:01

街边一把椅子、一面镜子、十块钱剪个头发,突然成了最火的生意。 不是谁突然想通了省钱,而是很多人终于意识到:头发长了,剪短就行,没必要为一个“设计师”多掏三百块。 过去十年,理发店从几十元涨到几百元,装修越豪华,头衔越唬人,“发型师”“艺术总监”成了标配,连洗头都要加钱。 可当工资不涨、物价却在涨,人们开始回头看看:隔壁张师傅剪了三十年头,手稳、不啰嗦,十块钱,照样能剪出利落的发型。 抖音上一个视频火了,全国的“地摊理发师”冒了出来——没有会员卡,没有套路,只收你该付的钱。 更狠的是,年轻人不光去摊位剪,自己买个理发器在家搞。 B站上“男生自己剪刘海”视频播放量破百亿,京东数据显示,家用理发器销量两年翻了近两倍。 这不是懒,是消费认知的彻底重构:服务可以简化,但人不能被收割。 那些还在靠“品牌溢价”活着的连锁美发店,关店的关店,降价的降价。 东田、发之语这些曾经的“高端代表”,现在也推出99元基础剪发,取消“设计师”头衔,连名字都懒得包装了。 不是他们良心发现,是市场用脚投票。 这不是消费降级,是消费清醒。 理发不是奢侈品,是生活必需品。 当所有人都在比谁更贵的时候,突然有人站出来说:“我只做该做的事。 ”这才是真正的颠覆。 真正的赢家,不是谁把价格抬得最高,而是谁最先放下身段,把手艺还给手艺,把服务还给服务。 你愿意为一次剪发花三百块,还是十块? 答案早就写在街角那把被磨得发亮的椅子上了。

0 阅读:0
花信春风

花信春风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