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之家 9 月 28 日消息,2025 年 9 月 16 日,由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和江苏省科学技术协会联合主办的 2025 国际汽车智能座舱大会(ICIC 2025)在苏州环秀湖畔盛大开幕。小米技术官方今日宣布:小米汽车在 2025 国际汽车智能座舱大会斩获“领先科技成果奖”。 得奖当然是件好事,说明小米在智能座舱这块的投入得到了行业的一些认可。但咱们也得冷静看看这个奖的含金量。这种大会颁发的“领先科技成果奖”,更多是行业内的一个技术交流认可,跟消费者实际拿到车、天天用起来的体验还不是一码事。小米手机上的澎湃OS体验有目共睹,生态联动也是其核心卖点,把这些优势平移到汽车座舱里,想法确实很吸引人。大屏幕、流畅的交互、和手机平板无缝衔接,听起来是挺未来的。 不过,智能座舱好不好,可不是光看发布会演示或者拿个奖就能定论的。它涉及到系统长期使用的稳定性,比如用久了会不会卡顿?语音助手在嘈杂环境下的识别率到底怎么样?还有最关键的,是它和车辆核心功能——比如驾驶、安全、续航——的深度融合程度。别只是个大号平板电脑装在车上,那就没多大意思了。 另外一点值得琢磨的是,小米汽车目前交付的车辆规模还不大,这个奖项所肯定的技术,究竟在多大范围的真实用户群里得到了验证?是实验室里的优异表现,还是已经经历了各种路况、不同用户使用习惯的考验?奖项评选往往基于厂商提交的特定技术和数据,这和成千上万用户复杂多变的日常使用场景之间,可能存在差距。小米需要证明它的智能座舱不仅“领先”在技术参数上,更能“领先”在用户体验和可靠性上。 汽车智能座舱现在是个热门赛道,各家都在发力,竞争异常激烈。小米这次获奖是个不错的起点,算是发出了一个强有力的技术信号。但真正的比赛还在后头,是骡子是马,得拉出来溜溜。用户最终关心的是好不好用、安不安全、省不省心,这些都需要时间和市场销量来检验。光有奖杯,没有用户口碑,可不行。2025汽车展 小米汽车危害 小米汽车AI 欧洲智能汽车展 智能交通大会 ai座舱芯片 小米汽车美学 AI生态座舱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小米17续航小米17Pro系列搭载全新小米金沙江电池,采用L形封装异形叠片
【1评论】【8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