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9 年末,中央打算拆掉天安门广场再重新建设,然而在施工的时候,工人们在旧天安门的屋顶上发现了一个神秘的宝盒.... 天安门城楼从明永乐年间盖起,到1969年已经五百多岁。中间挨过火灾、炮轰和地震,木头梁柱裂缝空洞一大堆。1949年后,这里成了国家大事的舞台,阅兵庆典不断,安全问题越来越棘手。1966年邢台地震余震传到北京,城楼摇晃得厉害。技术人员反复检查,报告层层上报,中央咬牙定下年底开工。方案是原样重造,但用上新材料,能扛9级地震。北京建工五建公司接手,工人队伍像部队一样严整,技术过硬,政治上也靠谱。 工程保密到家,广场围上苇席,高棚盖住城楼,外人啥也瞧不见。姚来泉是北京土生土长的木工,从小跟师傅学手艺,榫卯活儿玩得溜,干过不少大工程。1969年他当上木工组长,管拆装关键部件。周恩来生于1898年江苏淮安,早年投身革命,新中国后当总理,抓基建一把手。他审方案时,盯着图纸不放,坚持尺寸结构原样,还指定国徽得可靠人挂。姚来泉带队测高,旧楼33.87米,新楼加到34.7米,上报数据准得没话说。周恩来要全用国内队伍,材料得千年不坏,全国上下协作供木材颜料。 1969年12月15日动工,从屋顶琉璃瓦拆起。推进到正脊,工人挖出个方形木盒,长30厘米,楠木做的,盖上雕二龙戏珠。打开一看,第一层氧化金属元宝,绿锈斑斑;第二层朱砂粉末,红得刺眼;最底下干瘪谷物,黄豆谷子黑豆玉米都有。这是明朝盖楼时埋的镇楼之宝,祈平安辟邪。历代修缮没碰,这次彻底拆才露头。专家拍记录,文物部门收存档。姚来泉他们摸着盒子,感觉像触到老祖宗的手笔。这发现给工程添了股历史味儿,工人干活更有劲头。 拆西山墙,又滚出铁炮弹,直径9厘米,高45厘米。专家一看,是1900年八国联军打仗留下的,嵌墙里深。东墙拆时,三枚炮弹落地,锈壳上英文字,未爆状态。军事人员测尺寸,确认英制,转运走人。这些弹药埋砖缝半米,提醒人那段屈辱史。工程没停,姚来泉领队拆榫卯,旧楼无钉,全木咬合,每步发力准,免得崩周边。梁柱吨位重,吊机起吊,地上一拉绳稳住。测量先上,爬角记斗拱柱端数据,新楼尺寸得对得上。 棚内灯亮一宿,空气闷,木屑油漆味儿混着,工人轮班戴口罩干。旧楼下沉,砖基变形,锤凿缝隙露腐朽。保密严,进出凭证,家属不知去向,通信限。宝盒后,工程稍顿,专家确认楠木材质,移走保存。继续拆,东墙炮弹响沉闷,工人围警戒。清残渣运出棚外,基础加钢筋混凝土浇,提升抗震。新柱梁进场,每柱12米7吨,一车一根,楠木柚木黄柏红木全国调。泡防腐防虫防火,晾干编号。 安装时,姚来泉指挥吊,柱底对槽慢降,木工槌敲调咬合。榫卯复杂,梁端凿榫柱顶开卯,插紧拉。棚高温,冬通风扇转。彩绘用国外颜料,油工刷多层,贴金箔6公斤。图案龙凤,周恩来定留作象征。工期控五一前,夜加班灯照广场角。工人知道国家形象重,操作不马虎。新国徽挂,经纬仪对中轴,调毫米偏差。过程融历史保护现代技,工人见证变迁。 整个工程112天,1970年4月7日完工,速度质量双高,显中国工人本事。周恩来多次视察,3月11日登楼看汇报,确认细节。新楼原宝盒位,姚来泉放汉白玉石,刻“1970年1-3月重建”,插混凝土三分之一。姚来泉留纪念镜框,嵌手书记事儿。这重建不光修楼,还挖出历史疤痕和宝贝,提醒人根儿在哪儿。
1969年末,中央打算拆掉天安门广场再重新建设,然而在施工的时候,工人们在旧天
混沌于浮云
2025-10-03 21:49:43
0
阅读: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