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央视主持人李瑞英在新闻联播开播前十五分钟,突然电话响了,喊着“瑞英,儿子跳楼了”李瑞英忍着泪水,命令自己继续录制完节目。 李瑞英1961年出生在北京一个军人家庭,祖籍河南汝州。从小跟随父亲部队生活,养成严格自律习惯。1978年高考时,她报考北京广播学院播音系,通过选拔进入学校学习播音专业。1983年毕业后,她先到江苏电视台工作,担任新闻播音员。那段时间,她参与各种任务,包括主持和编辑。 1986年,她调入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起初做幕后工作。1987年,她开始主持整点新闻节目。1991年,她登上央视春晚舞台,提升知名度。1996年1月1日,新闻联播转为直播,她成为首批主播之一,与罗京搭档。她在岗位上坚持28年,没有出现失误。 她丈夫张宇燕是大学同学,两人1988年结婚。1992年,她生下儿子。那时她事业正忙碌,需要平衡工作和家庭。她每天审阅新闻稿,练习发音,确保播报准确。2014年5月,她最后一次主持新闻联播,转任播音组组长和指导,继续在央视工作。 李瑞英工作风格严谨,她研究字典,记忆字词读音。儿子小时候,她常常加班,陪伴时间少。儿子五岁时,曾表达对她工作的不满。她职业生涯中,获得国家一级播音员称号。2016年,她正式退休,生活转为低调。 1998年,李瑞英38岁,儿子6岁。那天她准备新闻联播,开播前十五分钟,接到保姆电话,告知儿子从楼上坠落,满脸是血。她挂断电话后,继续完成节目主持。节目结束后,她赶到医院。 儿子坠落时,保姆发现他受伤,立刻处理。她在电话中指示保姆打120,送儿子去医院。她自己留在岗位,播报完整节目。医院检查显示,儿子伤势不重,只有些擦伤和惊吓。 这个事件发生时,她面临工作责任和母亲角色冲突。她选择先履行职责,之后再处理家庭事。公众后来知道此事,对她决定有不同看法。有些人批评她忽视孩子,有些人认可她专业性。 儿子坠楼地点是草地,缓冲了冲击。医生处理伤口后,儿子恢复快。她到达医院时,儿子已稳定。她抱起儿子,检查身体情况。丈夫在旁陪伴,一起照顾孩子。 事件后,她反思工作与家庭平衡问题。她开始调整时间表,减少加班。儿子出院回家,她多参与日常照顾。丈夫张宇燕理解她工作性质,提供支持。 直播结束后,李瑞英开车去医院。途中她保持专注,到达急诊室见到丈夫和儿子。儿子已接受治疗,伤口包扎好。她坐在床边,守候儿子休息。出院后,儿子在家休养,她帮忙喂药。 她逐渐增加陪伴儿子时间,周末带他外出活动。儿子中学入学时,在家庭关系栏只写父亲名字,避免借助母亲名气。她为此感到遗憾,但也尊重儿子选择。 退休后,她担任阅读推广大使,参与图书馆活动。她偶尔回学校讲课,指导播音学生。家庭生活稳定,她与丈夫一起过日子。儿子长大后,独立生活。 如今,李瑞英低调生活,不再一线主持。她回顾职业生涯,强调责任感。她继续关注播音领域,偶尔出席培训。丈夫也早退休,两人互相支持。
央视中秋晚会名单刚放,谢娜名字就炸锅。72%网友喊“不搭”,她没退,改去四川分会
【2评论】【1点赞】